一片丹心映初心 记市农科院退休干部赖良
本报记者段晓梅实习生何琴丽
“我要培育出适合这里生长的农作物良种,为农民增产增收尽一份心。”这是赖良农校毕业时,看到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几亩土地上刨食吃的场景时暗下的决心。
为此,赖良退休近30年,却退而不休、工作不息,一顶草帽、一双胶鞋,朝踏晨露、夕送晚霞,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农业科学试验。上世纪60年代至今,这位老人先后向国家无偿上交180份蚕豆、340份红花、552份鹰嘴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胡麻种质资源3210份,被业界称为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研究第一人。多年来,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先后多次被中共张掖市委、张掖市农科院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中国老科协授予“突出贡献奖”,2018年荣获第五届张掖市十大道德模范称号,2019年先后荣获“中国老科协30周年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心系农业初心不改
“这个是黑红豆,目前已经培育了3年,它所含的成分可以解决人体内胆固醇高的问题……”近日,在甘州区西环路原市农科院家属院一楼赖良工作室,看到记者对满屋的各类种子标本充满兴趣,赖良将这些种子的特点、作用等一一道来。
赖良是四川人,从1949年起,先后在甘孜军用农场、山丹军马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事农业技术工作,1963年调至张掖市农科院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一干就是近60年。多年来,他扎根田野,一把锄头、一本记录本、一块干馍、一瓶水、一辆自行车,成了他的出行“标配”。1993年,赖良退休了。他将毕生的研究成果无偿上交,用自己的养老金继续埋头搞科研,单位提供给他的科研经费、照相机、标本柜,都被他婉言谢绝。
退休后,赖良自费在甘州区新墩镇租了1.5亩农田,继续进行白粒胡麻、红花、鹰嘴豆、藜麦等作物品种的研究,以及其他种质资源鉴定、抗性等田间试验。他说:“搞科研是为了回报党和人民,也是一个老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共产党员没有退休这一说。”(转二版)
新闻推荐
山丹讯山丹县坚持以深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拓展“四抓两整治”为重要抓手,多措并举,切实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
山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山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