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晋韵谱华章 素描高琳安康夫妇
师建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儿女的母亲河,她奔腾不息,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她流经晋陕蒙大峡谷,浪击晋陕两岸,泽被秦晋儿女,缔结了一桩桩秦晋之好的佳偶良缘。
高琳,1987年出生在黄河之东的山西吕梁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她自小聪敏俊秀、热情奔放,天生一副银铃般的好嗓子。为了减轻家人负担,展一技之长,十三岁时她就和哥哥一起进入个人剧团学唱晋剧。由于文化底子薄,又不懂乐理,高琳学习起来相当吃力,要付出常人三五倍的努力才能过关。个性要强的她不服气,起早睡晚,反复练习,直到自己和老师都满意为止。因为她刻苦用心,很快得到了老师和同事们的认可,不到两年就成了团里的骨干演员。为了掌握好晋剧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道白清晰等特点,她在演出过程中,遍访晋剧名人恳请指点,虚心汲取艺术养分,传承精华,巧妙地和自己的所长融会,逐渐形成她独特的表演风格。
安康,1983年出生于黄河之西子洲的一个边远小村庄,初中毕业就跨过黄河进入剧团学习晋剧。由于他勤奋好学,样样出色,很快成了团里的骨干分子,加之人缘好,很受团里人的喜欢。在一次下乡演出时,高琳感冒高烧不退,热心的安康骑着摩托车到佳县买回了退烧药。安康的热情深深打动了高琳,从此,二人生活上互相帮助,学艺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演出时又经常饰演夫妻,一来二去,心意相通的他们很快坠入爱河。
正当二人如胶似漆热恋的时候,高琳以优异的成绩被山西省艺术学校录取。捧着录取通知书,高琳不禁热泪盈眶,从十三岁开始学艺,历经多年奋斗,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但这泪水是欣喜的泪水,也是酸楚的泪水,看着心爱的人,高琳内心的不忍和深深的眷恋油然而生,她陷入了两难境地。思考良久,她忍痛放弃了深造,继续留在剧团,很快两人便结为秦晋之好。
2005年,高琳随丈夫回到了陕北子洲,安康进了县文工团工作。由于工资微薄,为了生计,高琳放弃了酷爱的晋剧,到各地开业庆典、红白事上驻唱。长期的奔波转场演唱中,她被悠扬的陕北民歌所震撼、折服,也深深爱上了陕北。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高琳参加了上海卫视《妈妈咪呀》节目,一首红色老歌《南泥湾》震撼了全场,富有浓郁秦风晋韵的演唱风格,使经典老歌活力四射,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评委老师、主持人恳切地点评。从那时起,她多次参加央视及各省市卫视节目,这也让她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必须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艺术修养。为此,她拜“西部歌王”王向荣为师,通过老师的精心教导和点拨,在情绪把控、气息处理、吐字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绥德县文化馆馆长雒胜军对高琳的演唱功力很是赏识,经竭力推荐,高琳被招为文化馆歌唱演员。几年来,高琳的演唱水平不断提高。《走西口》获得第三届陕北十大民歌手一等奖,《我的陕北村庄》获得陕西农民大奖赛十佳歌手一等奖,《东方红》获得山西电视台“歌从黄河来”全国七强。她还担任了绥德文化馆的大型现代戏《山桃花开》中的女一号。
黄河水滋润了黄土地,黄土地养育了百灵鸟。在纷沓而至的鲜花和掌声中,高琳成了榆林市陕北民歌传承人、榆阳区政协委员。她以独特的秦风晋韵演唱风格,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走出了国门。面对取得的成绩,高琳说:“感恩秦风晋韵启迪了我的心智、丰富了我的艺术修养,感激黄河两岸的沃土给予我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9年,为了感恩、感激、感谢所有支持帮助过他们的人,高琳夫妇在榆林举办了“黄河两岸是故乡”个人音乐会。去年,高琳和丈夫共同创办了榆林市陕北民歌传习所,他们想利用这个平台更好地传承、发扬陕北民歌。
新闻推荐
王祖文我是一个对春花格外敏感的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当陕北还是天寒地冻的时候,我总是一个人在我所在的城市蹲下身子欣赏...
子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