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生命最后一搏 记榆林市第十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榆林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丁彩霞

榆林日报 2021-05-15 09:42 大字

丁彩霞,女,榆林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高级护理管理师,榆林市重症护理学会会长,陕西省护理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重症医学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重症护理学组委员。

仁心不言弃:为生命最后一搏

ICU是医院的特殊科室,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生死时速”。最令她难忘的是前不久抢救一位妊娠合并急性重型胰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脓毒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产妇的事,该患者在一天内经历数次抢救,邀请各方专家多次会诊后确认放弃治疗。面对母亲期盼女儿、丈夫期盼妻子、孩子期盼妈妈能尽快康复的眼神时,她暗下决心,哪怕有千万分之一的机会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她反复协调患者家属与科室,为抢救争取机会。经过一连十几天反反复复的抢救治疗,奇迹终于出现,一月后患者康复。出院时家属和患者捧着锦旗向在场的医护人员深深地鞠了一躬。那一刻,所有人都落泪了……多少面锦旗、多少份荣誉,远不及她和她的团队为生命最后一搏获得成功更让她欣慰。

ICU的医护人员都是重大公共事件救援保障的急先锋,关键时刻要拉得出、顶得上。在2017年“10·24府谷新民镇爆炸事故”“4·19神木县大柳塔板定梁塔煤矿井下发生的透水事件”、2018年“7·13神木交通事故”、2019年“1·12神木百吉煤矿冒顶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她作为榆林市重症医学急救组成员,每一次都圆满完成现场救护和后期治疗指导工作。特别是在“府谷新民镇爆炸事故”中,人员死伤众多且严重,急救现场粉尘满天、寒风刺骨,既无饮用水,也无充饥食物,她和其他医护人员不怕脏、不怕累,争分夺秒、忍饥挨饿,快速查看现场伤员病情,并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止血、包扎伤口、妥善固定骨折患者肢体等工作,最大可能把重伤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救援结束后,她在当地医院指导后期救治十余天。返院时,人整整瘦了一圈,但她仍每天电话询问重伤患者病情并指导护理措施,一再叮嘱对重伤病患想方设法施救、不能轻言放弃。

悉心不言烦:视患者胜如亲人

入住ICU的患者,要么处于神志不清状态,要么为失能或半失能群体,家属只有短暂的探视时间而不能陪护身边。因此,护士要承担起为患者洗头擦身、翻身拍背、吸痰洗胃等医疗和生活全方位的护理工作。丁彩霞深知,要想做好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就必须要有“亲情化”的服务理念,对待患者要像照料家人一样无微不至。贫困患儿的灭虱处理、大便失禁老年患者的清洁护理等等,患者家属都能感受到她像对家人一样的细心、耐心;有的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不能说话,她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同时做好心理疏导,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眼神、口形、手势等去慢慢领悟病人所要表达的信息。在与病人多年的交流中,她练就了能准确捕捉患者信息的“读心术”。这都源于她在平时护理工作中注意观察每个病人的特征与习惯,注意在与患者家属交谈中留心收集患者的嗜好与想法,从而让她在沟通中更娴熟顺畅,比如“冷不冷?”“渴不渴?”“翻一翻身?”,都是让患者用点头和摇头来回答,而不是用“你怎么了?”“你需要什么?”这样的生板提问,让患者无法回答,从而加重病人的焦躁情绪甚至病情。

初心不言悔:让健康盛开医路

ICU承担着急、难、险、重医疗救治任务,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几乎时刻都面临着生命危险,对护士们参与救治的标准和要求更高。2009年,榆林成立首个重症医学科,在榆林二院手术室工作了12年的丁彩霞,凭着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履新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给她的却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护理团队。她没有气馁,从严格规范护理技术操作这个基本功抓起,带领全科护理人员学习深浅静脉留置针、动脉采血及血气分析、湿性愈合疗法等护理新技术。同时,她应用PDCA、因果分析、品管圈等科学管理手段,制定了重症护理服务剧本和科室的“一科一品”,摸索出了一套具有重症科特色的培训模式,逐年提升对危重症病人的护理质量,多次受到病人及家属好评,树立起榆林重症医学金字招牌。

ICU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这是一个没有工作时间节点的科室,因患者的需要而不能照料家庭孩子、牺牲节假日休息日是家常便饭。在仅有的几次检查孩子作文时,有这样一段话让她瞬间泪奔:“我害怕过节……我害怕过生日……我害怕过除夕……因为,没有妈妈的陪伴。但爸爸经常告诉我,妈妈不能陪伴我们,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那些更需要她帮助的生病的人们,我为有这样的妈妈感觉骄傲与自豪。”作为ICU医护人员的家属,有怨、有疼,更多的是爱和支持。从医院“优质护理先进个人”到“塞上最美护士”,再到“陕西省优质护理先进个人”、直到“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杰出护理工作者”、榆林市首任重症护理学会会长,丁彩霞可谓饮誉无数,支撑她一步步走来的还有默默付出的家人。

重症医学无小事,小事也是大事。正是丁彩霞和她的团队的这种一丝不苟的医学精神和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榆林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年均收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600余人次而无一例医疗事故及护理纠纷发生,在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任务中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其中羊水栓塞DIC患者抢救达到“零死亡”,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榆林市科学技术协会

新闻推荐

府谷孤山镇 有机肥生产忙 让农业更绿色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耕作的季节,有机肥作为春耕生产最重要的物资之一,近段时间需求量大增。康达生态农牧有限公司有机...

府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府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