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变成“致富宝” 记者 彭琛
?●赵毛小(右)和技术员观察桑树生长情况
“这几天气温相对高一些,一定要随时测量蚕棚内的温度,温度太高不利于蚕茧生长。”盛夏时节,走进子长市涧峪岔镇南家峁村村民高艳兰的蚕棚,蚕农们正在听第一书记赵毛小讲解养蚕技术。现在养蚕到了关键时期,赵毛小天天往蚕农家里跑,帮助他们做好养蚕的最后几项工作,确保今年有个好收成。
赵毛小是一名退役军人,2018年分配到子长市蚕桑开发中心后,开启了“养蚕生涯”。为了尽快适应角色,赵毛小通过研读与蚕桑产业有关的书籍、请教同事、甚至自费外出学习来充实自己。“赵毛小人勤快,有上进心,不会什么学什么,实在是个好同志。”说起赵毛小,子长市蚕桑开发中心副主任杨桐印象深刻。
南家峁村养蚕历史悠久,全村共有53户村民发展养蚕产业,如何让蚕农更新旧观念、学习新技术,将其发展成村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成了第一书记的赵毛小最关心的事情。“到村上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蚕农的基本情况,然后结合实际,挨家挨户入户宣传政策,讲解技术,渐渐地村民的养蚕积极性也提高了,产业也发展得的越来越好。”赵毛小说。
从不懂养蚕的退役军人到村民致富的“好帮手”,赵毛小付出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这几年我们全靠养蚕维持生计,渐渐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毛小就过来帮忙,给我们减轻负担。”南家峁村养蚕户高艳兰说,今年在第一书记赵毛小的帮助下,一改过去单一的方格簇上茧,采用塑料折簇和方格簇的方法。7月中旬蚕结茧下坡,按照当前市场行情,这一季高艳兰家预计将收入6000元。
今年52岁的杨向东一直在外务工,去年得了脑溢血,一直由妻子照顾,夫妻二人没有经济收入,加之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大学,日子过得紧巴巴。赵毛小知道情况后,主动帮助他家发展养蚕产业。“养蚕生产投入小,见效快,效益高,我们蚕桑开发中心免费培育蚕籽,提供技术指导,很适合他们家的情况。”赵毛小说。
“毛小不仅给我们传授技术,还帮我们干农活,去年,我家两张蚕卖了4000多块钱,要是没有他的帮助,我家的日子没法过。”杨向东说。
现如今,养蚕已经发展成为南家峁村村农民致富短平快产业,不占用耕地、不使用农药,是典型的绿色环保产业,再加上子长市蚕桑开发中心与蚕农签订了最低保护价收购协议,让蚕农消除后顾之忧,增加致富信心。“今年,我又养了两张蚕,现已全部上茧,按照目前的价格卖4000块不成问题,一年喂两茬,8000块收入就到了腰包。”杨向东的妻子薛巧梅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截至目前,南家峁村桑园面积达2600亩,成为陕北地区的有名的“桑蚕专业村”。村民通过自种、流转土地租金、基地务工等多种方式实现增收致富,桑蚕产业户均增收6000元左右。南家峁村党支部书记李光说:“我们村春季养蚕总收入将近12万元,已有42户贫困户通过蚕桑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对于未来,赵毛小信心十足,“今后,我们将借助子长发展蚕桑产业技术服务保障体系,推广小蚕共育、多批次养蚕、自动上蔟、机械消毒等技术,利用优惠的政策扶持,整合各类资金实施产业奖补,宣讲好政策,动员好群众,让蚕茧织出群众脱贫幸福路。”
新闻推荐
《一个都不能少》中饰演狗娃 陕西演员刘帅:拍这部戏 让我回到当年在农村的状态
《一个都不能少》剧照剧组供图作为国家脱贫攻坚题材的重点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近期在央视播出后广受好评...
子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