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守艺”人
?●薛勤林专心创作
●刘金玉查看新产品黍米露
●李燕燕展示剪纸作品
●王小芳给幼儿园孩子培训宜川胸鼓
记者 雷荣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之滨的宜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为这里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瑰宝。宜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琳琅满目,“宜川胸鼓”天下闻名、“壶口斗鼓”雄振四方、“宜川稠酒”香溢全国,大秧歌、踩高跷、剪纸、刺绣、布艺、根雕,举不胜举。
目前,全县共有县级非遗项目155个,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项,省级2项,市级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
薛勤林:塑一幅风土人情
安顿好家里的事情,薛勤林乘车从宜川县云岩镇永宁村来到了宜川县城,走进距离党湾小学一墙之隔的居民小院,一头扎进了他的泥塑世界。
1970年出生的薛勤林,是宜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技艺的传承人、宜川县书法协会会员。他自幼酷爱书法、绘画、舞龙狮、捏泥人、捏面人,在延安鲁艺学校美术专业后,便专门捏起了“泥人”。
“最开始当过塑像师,后来开了一家蛋糕房,当起了糕点师,做各式各样的蛋糕。”薛勤林说,因为门店拆迁,他不得不关门转业。
之后,薛勤林回村务起了果园,并担任乡村电影放映员,走村串巷放电影,但是骨子里对泥塑的热爱始终难以割舍。为了实现自己的泥塑梦,薛勤林在县城租赁了一间民房,闲暇之余便拿起刻刀,玩起了“泥巴”。
“面塑和泥塑属于小众艺术、冷门艺术,爱好这个艺术的人不多,在宜川只有我一个。”薛勤林说,“在我看来,虽然土得掉渣,但也雅到极致。”
黄土泥塑是一项古老的民间技艺,也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薛勤林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泥塑技艺,围绕当地风土人情和生活场景,捏塑出粗犷豪放、细而不腻、粗而不糙的面塑作品和泥塑作品。
薛勤林的泥塑艺术创作题材广泛,大都取材于神话、影视以及现实生活。创作时,他认真观察生活,人物动作、衣服褶皱等都了然于胸后才动手捏制。用心“塑造”与“绘色”的作品,不仅形象地表现人物,而且“随类赋彩”地刻画了人物的神态表情,注重对当地风土人情的塑造、市井生活的描写,展示出宜川的风土人情和普通人的生活气息,作品真实、感人,展示出真实而有力的生命。
一把小小的塑刀,一团多彩的面团,挤挤压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顷刻呈现。“壶口情”系列作品、“吃面”“耕地”“推磨”“压饸烙”“农民卖果”等作品,人物形象一颦一笑,一招一式,不仅形神毕肖,而且栩栩如生。
“通过‘土得掉渣’的泥塑作品和‘雅到极致’的面塑作品,再现失忆多年的生活景象,让人们身临其境,重拾‘记忆与乡愁’。”薛勤林说。
除了泥塑和面塑,薛勤林还在石雕、绘画、书法上笔耕不辍,每年都要到黄河滩捡拾石头,拓展着自己的艺术视野。
付出总有收获。这些年,薛勤林创作的《壶口斗鼓》《黄土情》《陕北老农》《食为天》《宜川胸鼓》等众多作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延安文传会和宜川县常态化展出,其粗犷豪放、生动夸张及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深受观众的喜爱。
如今,薛勤林已成为宜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传承人。为更迎合市场,他制作的面塑更具时代气息,揉入了卡通等时尚元素,制作了人物玩偶等样件,贴近生活,走俏市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尽管泥塑作品耗费时间多、收入少,但薛勤林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在他心中,让更多的人爱上泥塑、爱上壶口、爱上宜川,才是他坚持的动力。
每年,薛勤林都会在宜川县文化馆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泥巴”,为泥塑爱好者现场指导捏塑技术。“只要有人来学,我都会免费去教。要把面塑和泥塑的技艺传承下去,不能让这门技艺在我们这一代失传。”
刘金玉:酿一壶家乡美酒
九曲黄河乾坤转,宜川稠酒美名传。
在宜川县,当地人酿造稠酒的历史始于周、兴于秦、盛于唐,一直传承到今天。宜川的沟梁坡峁均是软糜子最佳生长环境,加上寒冷漫长的冬季,为稠酒的诞生和延续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刘金玉儿时的记忆里,每逢过年,农村人家都自酿稠酒,守岁“熬夜”时,人们斟酒畅饮、把酒言欢。
“那个时候,父母喝不起高档白酒,最喜欢的还是自酿的稠酒。”很小的时候,刘金玉一家人的生活并不宽裕,但开朗乐观的父母,用传统手艺酿制了一碗碗黄米酒,色泽黄亮、酸甜适口,味美绵醇、曲香悠长,调味着一家人的粗茶淡饭。
上中学时,每逢回家过节,母亲便做一碗热腾腾的自酿稠酒,让刘金玉暖暖身子。事过多年,刘金玉至今依然记得那浓郁的稠酒味道,“那是家的味道,幸福的、甜甜的。”
从过去的农家小作坊,到现在的宜川兴华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聪颖好学的刘金玉,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一点一点学会了父母的技艺,传承了他们的衣钵,不仅是公司的董事长,也是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宜川稠酒代表性技艺传承人。
这些年,刘金玉传承了父母古法酿造工艺的同时,通过对稠酒文化和酿酒技术的潜心研究,在现代设备的支撑下,从制作酒曲、蒸煮、发酵,到蒸馏过滤,多次进行技术改良,推出多种系列产品。
2016年,刘金玉聘请民间酿造高手及中国矿业大学食品教授,组建科研队伍,攻关特色配方、独家工艺,打造出本行具有代表性的宜川稠酒,研发出新产品“壶口飘香”黍米露。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宜川稠酒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青睐。宜川也相继出现了以宜壶稠酒为代表的众多生产厂家,稠酒产品供不应求。
“目前,主产品‘宜壶牌’宜川稠酒已经扩大到3省8市,建立起销售点30多个,其中省内有延安市、西安市、榆林市;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运城市;内蒙古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和周边市县。进入大型超市10家,销售便利店20个,设立销售专柜5个,年均销量达1000万元。”
“我酒本是糜子水,先软胳膊后软腿。”宜川稠酒口感香醇,暖身养胃,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地方特产之一,2014年7月,宜川稠酒制作技艺被列为延安市第三批非遗保护项目;2020年9月,兴华酒业被确定为陕西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刘金玉和她的“宜壶稠酒”声名远播,飘香万里。作为非物质文化,“宜壶稠酒”代表的宜川稠酒多次参与全国各类非物质文化活动,陕西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第三十届中国陕西苹果博览会暨农民丰收节”“延安(黄龙)农民丰收节”“2020陕西省非遗进景区暨黄河记忆非遗展示展演”“地理标志性农副土特产推介”,并参与了浙江卫视《奔跑吧》走进宜川现场录制……
“要积极整合稠酒产业资源,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宣传推介,进一步传承稠酒文化,改进酿酒工艺,把宜川稠酒做大做强,力争以这一特色产品带动旅游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全县乡村振兴。”刘金玉说道。
李燕燕:剪一幅人生百态
“来来来,你侧站在那儿,不要动,我给你剪一个。”站在李燕燕的对面,记者目视前方,只听着“咔咔咔”的剪纸声,不到两分钟,一副人物剪影跃然纸上。
“太像了,尤其这几根扎眼的头发丝,也剪出了‘神韵’。”看着“自己”,记者惊奇道。
“如果你也剪上几十年,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算不了什么。”李燕燕笑着说道。
李燕燕是宜川县剪纸大师,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1960年6月,李燕燕出生在宜川县高柏乡骠骑村,自幼生长在黄河岸边,心灵手巧,聪慧好学,才思敏捷,幼年时期便对剪纸艺术情有独钟。“那时候看见剪纸就可爱了,别人剪的时候,我就坐在旁边学,看着看着就学会了。”李燕燕说,在农村,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结婚满月,家家户户都自己剪纸,并将剪纸贴在窗户上,感觉特别喜庆。
小时候,这家剪了什么图案,那家剪了什么风格,李燕燕特别留意,暗暗记在心上。
当年,在她们村还有一种谣言,每家门上要贴一个“胖娃娃”,如果贴不上这家人就要遭殃。懦弱的母亲在剪纸的婶婶家里等了一个下午,也没能求到一个“胖娃娃”。眼看时间不等人,五岁的李燕燕不忍心看见母亲流泪,便拿起剪刀,站在别人家门口照着给自家剪了一个“胖娃娃”。
李燕燕小时候,各家各户都要贴“公”“忠”“太阳花”图案的剪纸。李燕燕先学着给自家剪了一套。左邻右舍发现她剪得好,都争先恐后地找她剪。那几年,各种时兴的红色主题剪纸,她都剪了个遍。
剪纸,也给李燕燕留下了快乐的童年和美好的回忆。有一次,村上邻居家过喜事,李燕燕也像其他人一样,赶去凑热闹。走进院子,李燕燕发现他们家窗户上没有贴剪纸,便主动请缨,帮着认真剪了起来。村民看着小小年纪的她一副认真模样,一个个剪纸丝毫不亚于成年妇女的水平,特别惊喜,特别高兴。
“那时自己才十几岁,那么小就能展示我的剪纸技术,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特别骄傲。”李燕燕回忆道。
多年来,李燕燕利用劳动之余,不断学习剪纸艺术,天长日久,练就了一手“真功夫”。她剪纸不靠图样,而是随看随剪,随听随剪,心到手到。
1980年,宜川县文化馆举行了首届剪纸展览。李燕燕参观了宜川剪纸高手的剪纸作品后激动万分,她把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一连看了三天,将展出的每幅作品爱不释手、看了又看。
“我当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赶上她们或超过她们。”李燕燕说。此后,李燕燕除了看护孩子、做饭,其余时间就是剪纸,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深夜,一有时间就剪个不停。
这一剪就是45年,李燕燕的剪纸技艺不断进步,被人们称为“宜川第一剪”。她的作品构思新颖别致,剪法细腻,剪工精巧,栩栩如生,生动传神。中央工艺美院韩子善教授称赞她的剪纸具有“淳厚之美、质朴之美”。李燕燕先后参加并获得了中国民间剪纸一等奖、“旅游杯”民间艺术大赛一等奖、延安市首届农民艺术节“农民剪纸”优秀奖、“陕北民间工艺技能展示”优秀奖、中国农民艺术节优秀奖等众多荣誉;1993年,李燕燕入选中国民间名人录;2017年、2010年,先后被中央电视、陕西电视台专题报道;2018年,被评为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川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其作品《织布》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十二生肖》被陕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收藏,《吉庆如意迎奥运》被延安民间艺术大赛组委会收藏……
“在宜川,剪纸的艺人比较少,不能让剪纸艺术在我们手里断层,必须要传承、发扬。”这些年,李燕燕专注于剪纸非遗传承,成立了“红燕燕”剪纸艺术社团,吸纳众多剪纸爱好者加入社团。
“为剪纸爱好者提供一个平台,通过学习和交流,培养审美能力、艺术素养,体味生活乐趣,进而弘扬咱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宜川风土人情。”李燕燕说道。
王小芳:敲一通传承鼓点
“预备,开始。一、二、三、四,注意动作要到位,注意鼓点要落准……”在宜川县幼儿园,王小芳正给胸鼓社团的小朋友教着要领,孩子们舞动身姿,动作娴熟,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王小芳是宜川县蒲剧团的一名胸鼓演员和斗鼓导演,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学校的特聘教师,每天下午,她都要和孩子们一起,手把手教他们学习胸鼓。
看到孩子们学得卖力,王小芳也想起了曾经的自己。王小芳自幼酷爱文艺,早年跟随老艺人学习胸鼓表演技艺,吃苦受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她的表演技艺日益纯熟,也逐渐成为团里胸鼓培训和排练斗鼓的主要骨干。
1990年,西安市举行“九运会”,宜川胸鼓受邀参加开幕式表演。接到邀请后,县上抽调人员组建成立了胸鼓演出团队,王小芳担任教练组成员,负责给队员传授胸鼓技艺。
“100人的表演团队,但是会打胸鼓的人大约30人。”王小芳说,“许多人要么不会,要么动作不规范。”
时间紧,任务重。这场演出对宜川县和王小芳来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此后,县剧团里的演员和王小芳从早到晚,从一个鼓点、一个步伐,一招一式给队员示范、排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排练,宜川胸鼓在开幕式上成功展示,明快、活泼、诙谐、风趣的艺术特色吸引了现场观众,纷纷拍手叫好。演出回来后,王小芳也被宜川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能把宜川胸鼓展示给全国观众,自己感觉特别荣耀,非常自豪。”回忆那次经历,王小芳难抑激动。
从1996年开始,王小芳紧跟时代步伐、紧扣群众生活,对胸鼓的表演形式进行大胆的改进,创新编排一系列胸鼓艺术,使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同时,她带领胸鼓演出队奔赴全国各地参加演出,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和欢迎。
王小芳也是壶口斗鼓的挖掘人、整理者,斗鼓技艺的传承人。“接触斗鼓源于一次意外,执着斗鼓因为一生太爱。”说起与斗鼓的缘分,王小芳直言道。
2004年,宜川举行壶口“天鼎杯”摄影大赛,100多名摄影师齐聚壶口。壶口乡政府组织各村斗鼓爱好者在农家柿子林拍摄照片。原汁原味、气势夺人的斗鼓照片出来后,宜川斗鼓一下子火了起来。不久,壶口乡政府接到西航集团公司的邀请,希望在公司的元宵晚会上为公司员工表演。
“他们要40个胸鼓队员、40个斗鼓队员、40个腰鼓队员。”王小芳说“,当时,全县会打斗鼓的人不到10人,而且没有起点、没有落点、没有规范的队伍队形。”
人们并不看好斗鼓演出团队,认为根本就组建不起来,一致看好演员力量较多的胸鼓团队;丈夫也积极劝说她放弃总导演的任务。但是,王小芳想证明自己,一心想把斗鼓演出团队建起来,带到西航的舞台上。
演员不会敲,那就一点一点教;队形不熟悉,那就一次一次练。
“是队员感动了自己,才让自己一直坚持下来。当时他们只穿着棉袄,在尘土飞扬的地里一练就是一天。训练过后,队员的棉袄浸满了汗水。”王小芳说,自己每天晚上回去满脸尘土,整个脸都是平的,自己一边洗脸,一边还要被丈夫责怪。
40多天的训练,王小芳每天都在和自己较劲。
西航的元宵节上斗鼓演出取得成功,观众们给予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让王小芳和她的队员们激动不已。当晚,公司破例举行了庆功宴,赠送了3只大鼎,还特意挽留他们多待了一天,参观了飞机厂。
“那个时候,很多队员没有去过宜川县城,更别说去西安了,见过飞机的几乎没有。”王小芳说,“那几天,队员们就像过年一样开心。”
在王小芳看来,壶口斗鼓具有高亢昂扬、粗犷豪放、剽悍威武、气势磅礴、威猛刚烈、变化多端等特点,表现了黄河儿女征服自然、无畏困难的奋斗豪情,融合了黄土高原人们乐观奔放、憨厚朴实的性格。
从此以后,王小芳爱上了宜川斗鼓,利用各种机会查阅资料、请教老师、访问民间艺人,一门心思整理鼓点,挖掘斗鼓文化,使宜川斗鼓有了完整的文化体系。
作为斗鼓和胸鼓的传承人,王小芳指导过的艺术表演已经说不清多少次了。2004年至2016年,王小芳每年都担任壶口斗鼓赴延秧歌汇演的总导演;宜川县春节元宵节文艺汇演宜川胸鼓、壶口斗鼓导演;带领队员去北京、广州、西安等参加各类演出;去年5月和11月份,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和云南电视台对王小芳及宜川胸鼓、宜川斗鼓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宜川“两鼓”名扬全国。
宁做摆渡人,不做观潮者。如今,王小芳专心教育“两鼓”技艺,传承丹州本土文化,进校园、办培训,累计为全县培训“两鼓”人员上千人,很多徒弟在壶口景区专门从事“两鼓”表演,表演收入成为他们一年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宜川诗人牧野对王小芳写诗赞道:“钟灵丹州出凤女,巾帼不让须眉低。两鼓铿锵催征战,一袭玲珑塑魅丽。柔骨挑梁继传承,娇躯担当续非遗。挥汗抛洒化天雨,初心不渝居功奇。”
“宜川‘两鼓’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一种打击乐、一种民俗艺术,更是一种历史沉淀中的文化遗产,它代表着黄河,诉说着黄河儿女的喜怒哀乐,展示着黄河人不屈不挠的前进向上的精神。”王小芳说,“‘两鼓’有了传人,艺术将会传承,这让我的工作有了意义,人生倍感欣慰。”
新闻推荐
金鑫剑分享作品《九龙壁》“今年是绣《九龙壁》的第9个年头,这幅刺绣长10米,高1.5米……”近日,金鑫剑坐在轮椅上指着《九龙...
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