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茹:舞台上演绎百味人生

延安日报 2021-02-10 10:02 大字

冯艳茹扮演的穆桂英

在宜川蒲剧的舞台上,她是《胡四娘》中知书达礼、温柔善良的四娘,在《窦娥冤》中她又是明于义理、勇于抗争的窦娥……作为陕西省第四批宜川蒲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冯艳茹在台上演绎着不同的人生,在台下传承着蒲剧文化。

冯艳茹出生在宜川县郭下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母亲是村里“家戏班”的台柱子,擅长蒲剧唱腔。“‘我手托女来,拉上男,我母子三人,一步一步到堂前……’这是母亲当时最喜欢唱的蒲剧《铡美案》中选段。”冯艳茹回忆说,小时候农村生活苦,没有电灯,每天晚上母亲都会唱一段蒲剧来哄我们姐妹睡觉。

在母亲的影响下,渐渐地小艳茹也爱上了蒲剧艺术,并一发不可收。由于长相俊、嗓子好,7岁时就跟随母亲东奔西跑,偶尔上台表演。

1983年,初中毕业后的冯艳茹,正式进入集义艺校学习蒲剧艺术,拜师于著名蒲剧艺术家朱文龙(外号“迷三县”)门下,先后学习了《九件衣》《双刁案》《假金牌》等蒲剧传统本戏。由于她天资聪颖、嗓音圆润,能掌握戏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在校3年期间,先后担任了18本大戏的主角。“《胡四娘》是我演出的第一本戏,也是第一次担任女主角,我很珍惜那次机会。”冯艳茹说。也正是那一次演出,让她更加坚定成为一名蒲剧演员。

1986年,冯艳茹正式进入宜川县蒲剧团。“剧团的竞争很激烈,学习也很艰苦,天蒙蒙亮就要起来练功。”冯艳茹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分钟是展示,也是实践。进入县剧团后,冯艳茹出去参与演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喜欢这一行再怎么付出也愿意。”回忆起当时,冯艳茹觉得辛苦却幸福。

在剧团期间,冯艳茹先后跟随赵胜利、张明雄、薛经成等老师继续学习,两个月后,就担任了《窦娥冤》《战铜台》《下河东》三本戏的主演,艺术创造也愈发成熟起来。她俊俏的扮相、扎实的唱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凭着过硬的基本功,她很快成了团里的“台柱子”。

“冯艳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演员,她不仅擅长演小旦戏,也能扮演花旦、正旦和老旦等角色,同时兼顾现代戏演出。”同在剧团工作的前辈说。这几年,冯艳茹先后在《窦娥冤》《血染忠义门》《战铜台》《梁秋艳》《山村母亲》《村官罢免》等剧中都有出色的表演。冯艳茹说:“演员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能保持独有风格,这样才不会失去观众。”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如今,冯艳茹已成为宜川县家喻户晓的蒲剧演员,先后参加陕西省第九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延安市首届小戏调演、延安市第三届小戏调演、延安市第四届小戏调演蒲剧联唱等活动,均获得不错的成绩。

一个人能够为自己喜欢的事业奋斗终生是一种福气,可是当自己喜欢的事业遇到“瓶颈”时,又成了压在冯艳茹心上的一块石头。“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蒲剧感到陌生,他们缺乏了解、学习传统戏剧的土壤。”冯艳茹说。为了将宜川蒲剧发扬光大,冯艳茹从1994年就开始收徒弟。从基本功到本戏传授,她毫不保留地将自己多年舞台心得传授给年轻一代。每一个发音、身段、眼神她都不放过,仔仔细细地为年轻演员“抠戏”。渐渐地,冯艳茹身边围绕着如范丽娟、肖芳芳等10余名徒弟。“看着他们活跃在舞台上,慢慢成为了县剧团的中坚力量,这让我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是有意义的。”冯艳茹动情地说。

宜川蒲剧传承要后继有人,还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宜川蒲剧。为了使蒲剧艺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冯艳茹经常在剧团之外开讲座,在社区、校园、农村为群众讲解、演示宜川蒲剧艺术,受她指导过的蒲剧爱好者多达200余人,其中成为优秀蒲剧演员的就有10余人。

“宜川蒲剧虽然是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但代表了宜川的形象。”蒲剧对于冯艳茹来说,已经不是职业,而是事业,也是一份责任。在非遗宜川蒲剧的传承发扬之路上,冯艳茹继续创新着,思考着,行动着……

新闻推荐

浩吉铁路脱轨事故原因系封堵挡墙未按设计封堵 将严肃问责

央视新闻12月18日消息,今年9月25日,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境内浩勒报吉至吉安铁路(以下简称“浩吉铁路”)发生一起货物列车脱轨...

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川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