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养牛达人”的致富经

陕西农村报 2021-06-16 01:11 大字

?毛有学(右)与驻村第一书记张哲一起喂牛。

本报记者 赖雅芬 通讯员 温巧莉 文/图

6月7日,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51岁的毛有学已经在牛棚里忙碌起来了。10多头健壮的西门塔尔牛争先恐后地从栅栏里伸出头,等着毛有学给它们喂草料。

吴起县白豹镇李桥村村民毛有学曾是村里的贫困户,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如今,抱着“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决心,毛有学把自家的牛越养越精壮,成了全县有名的“养牛达人”。看着牛圈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他笑着说:“现在的生活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扶贫就是扶志,不是扶金钱,要做实事才能脱贫。我从2015年开始养牛、养鸡、养猪、养羊,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过上好日子,才能奔小康。”毛有学用朴实的语言向记者分享着他的脱贫故事。

曾经的毛有学一家日子过得很清苦,由于家境贫寒,常年靠着在外打工贴补家用的他,由于不懂技术,在一次干活时左手受伤,导致残疾。身体残疾后他决定回村种地,但是年年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生活举步维艰。

2015年,毛有学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帮扶干部的帮助,他决定发展养殖业。起初毛有学家只有4头黄牛,随着发展,他的养殖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从开始养殖黄牛到养殖西门塔尔牛,他慢慢积累了养殖经验。2016年,他家的日子有了起色,毛有学一举甩掉了“穷帽”。

买牛、卖牛……就这样一次次实践、一点点摸索。如今,毛有学家存栏西门塔尔牛16头、生猪10头、鸡仔70只。此外,他还种了20多亩玉米。

“西门塔尔牛被称为全能牛,体格大、生长快、肌肉多、生病少,很好喂养。”毛有学说,因为自己种植玉米当饲料,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

“现在孩子在白豹镇中心小学就读,妻子在学校里帮厨,每月工资1800元。前段时间我把羊卖了3万多元,等到秋天有几头牛也到了出栏的时候,每头能卖近4万元。粗略一算,今年下来收入应该在20万元。”说起目前的生活,毛有学很满足,“好日子都是自己奋斗出来的!我觉得只有不等不靠、脚踏实地,才能把我的养殖事业越干越好。”喂牛、喂猪、扫粪、锄地、准备草料……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沉,毛有学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又提起柳筐继续劳作。

新闻推荐

扶贫十年 只为富民

村上的苹果丰收了,任毅鸿喜笑颜开。(资料图)本报记者赖雅芬通讯员温巧莉“任书记,你咋来这么早?”在大棚基地打工的村民项...

吴起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