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崇敬人生》序

延安日报 2021-04-18 09:33 大字

银笙

这是一个雨天,谷培生打罢电话,驱车80里从安塞赶来延安,就把厚厚的一摞稿件堆在我的面前。我突然想起,前几个月,他说过要请我为他的散文集写个序。他已争分夺秒写了一本《安塞剪纸和农民画》,刚刚杀青,他怎么又变出一本?细问情由,他说这本集子早已交给中国散文学会审阅,前些天定了稿,已校完校样,就等这篇序,并告诉我,这本书定名为《崇敬人生》。

谷培生又一次让我惊诧!

我认识谷培生已经许久了。第一次见面时,他还在安塞区武装部工作。只记得他是1.8米的彪形大汉,走起路来很有军人的风度,只是眼睛上架着一副眼镜,使他高大的身躯透出一种儒雅气。听说他负责政工工作,又兼搞新闻报道,自然跟我更亲近了几分。那天到底谈了些什么,由于时间久远已经淡忘了,但他的名字深深印在我的心里。后来,他常有作品在我主编的报纸上刊登,也常有关于他的信息传入我的耳中。不久,听说他转业到县党校担任校长,不在一条战线,也就少了来往。

与谷培生相知是在一次活动的间隙。我因参与安塞的文化开发住在县宾馆,他闻讯后专程赶来,给我送来他出版的两本散文集《崇拜山水》《崇尚自然》。这次见面,他没说多少话,却给我留下了多个想不到。想不到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潜心创作,更想不到他有这么多的成就……摸着两本厚书,我自觉相知太晚。趁着夜深人静细品读,常被他作品中优美的画面和精练的文字所吸引,更为他的真情所感染。

后来接触多了起来,他的书中透出他的不少信息。我知道他是穷苦出身,父辈是逃荒要饭来到安塞的。他1974年12月入伍从戎,当的是工程兵,曾在秦岭的深山里挖洞,两次遇险而大难不死。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在打山洞的两年多时间里,攻完了大学的各门功课,记了1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后来,他认为,“为蚕必经作茧自缚,为人也必经为自己圈定一个自我约束、自我奉献的圈子——我的圈子就是写作,就是文学创作。别人以为我是自讨苦吃,我以为自己是顺天意尽人职……我一生都以‘春蚕到死丝方尽’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所以觉得自己活得很充实。”共同的爱好和追求使我们成了莫逆之交。

有人以为,“现在是散文的时代”。他们的论据是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都把散文当作招徕读者的重要手段,散文的作者广泛到各个阶层、各色人等,人人都可以拿起散文之笔,因而繁荣不衰。我对此论不敢赞同。虽说散文之笔人人拿得起,但写出有分量能感人的作品却是难上加难。作家总是有使命感的,社会批判的责任使我们手中的笔始终沉甸甸的。我知道,谷培生和我有共同的看法。“总爱关心国家大事”,他在《我为祖国夜难眠》中就袒露了自己的思想。在强烈的责任感的驱使下,他深入地、审慎地甚至是痛苦地思索着、寻求着推动社会发展的妙方和法宝,这就成了他这本书的主旨。

著名散文大师孙犁在谈中国古代散文的优长之处时,明确指出:“中国古代散文,其取胜之处,从不在诗,而在于理。它从具体事物写起,然后引申出一种见解、一种道理。这种见解和道理,因为是从实际出发的,就为人们所承认、信服,如此形成了这篇散文的生命。”《崇敬人生》这部书,将内容分为“尊敬人生卷”“感悟人生卷”“体验人生卷”“张扬人生卷”,从体例上来讲注重说理。按目前文体来划分,这本书的多数文章都属于随笔。但在每篇随笔中,都情理兼容,有方有圆,分寸恰切,都表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探究和体味。在《学习茶圣》一文中,作者不光介绍了茶圣陆羽的坎坷经历,更凸显了陆羽“精行俭德”的品格:“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乞我百万金,封我异姓王,不如独悟时,大笑任轻狂。”从而,他得出“做一个能吃苦的人,做一个博学的人,做一个精行俭德的人”。在《从零开始》中,作者通过傅小石的传奇人生,得到的是“从零开始,是一种毅力,一种决心,一种志气;也是一种定力,一种静心,一种骨气;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神情、神思、神智,一种神韵、神采、神妙,一种神悟、神通、神圣。”

直抒胸臆是作者这本书的写作特点,也是他的优长之处。

人常说“文如其人”,文品后面隐藏着人品。读《崇敬人生》,一个强烈的感受是看到谷培生赤裸裸的心灵世界。他敢爱敢恨,爱憎分明。他是那种在革命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战士,他总是用美的感情、美的心灵、美的文字去状真物、绘真景、记真事、写真人、抒真情、讲真理。正是他浓浓的深情,不仅把作者和描写的对象粘合、熔铸为一体,而且也紧紧吸引了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读完全书,掩卷沉思,我觉得作者在散文创作的道路上需要着重解决的是选材和提炼的问题。有些篇章在选材上过于随意,有些篇章还能够进一步开掘。只要作者深入钻研刻苦磨炼,相信他是可以成就大气象的。

新闻推荐

多个单位联起手 走进社区做服务

本报讯(记者刘彦通讯员张志林)“老百姓非常欢迎我们,以后我要经常参加这样的活动,为社会奉献微薄之力。”安塞区人民医院内科...

安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