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来的“牛”生活

咸阳日报 2021-05-20 10:24 大字

本报记者 赵常丽

初夏时节气,万物勃兴。

还未走进李太来的家,远远就听到牛的叫声。

今年60岁的李太来,之前是武功县小村镇东崆峒村贫困户。他与86岁的母亲相伴,其母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白内障等疾病,家里靠种1.5亩地维持生计。2014年,村上建档立卡识别贫困户时,李太来家年收入仅2260元,他还要给母亲买药,原本拮据的日子就更艰难了。

李太来长期闷闷不乐,当地政府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时,十分注意他的心理疏导,采取“集中技能培训”和“结对个别说服”的“扶志+扶智”手段,激发其自信自强的勇气。经过县、村“一对一”帮扶后,李太来发誓立志走上要早日脱贫的道路。说到做到,他的精神面貌迅速改变,除了精心照顾母亲,每天干完农活还把庭院打扫干净,胡子刮干净了,衣服也干净了。在东崆峒村产业扶贫资金帮扶下,他开始利用产业资金搞大蒜种植,但是效益一直不佳。

2018年10月初,李太来告诉帮扶干部,自从他在县上组织的产业技术培训中学了些养殖技术,一心打算搞肉牛养殖致富脱贫。

有了依靠养牛致富的决心,村上“四支队伍”立即带领李太来前往杨凌肉牛专业养殖场参观学习,他的劲头越来越足。后多方筹集3.6万元,购买了4头“西门塔尔”牛,添置了打草机等养牛设施。李太来每天忙前忙后,中午把牛圈打扫得干干净净,下午驾驶三摩在周边割野草等,晚上用打草机进行饲料的储备,并高价回收村民的小麦麸皮。

左邻右舍都觉得他像变了一个人。2019年,他卖牛收入近5万元,加上地里大蒜、小麦等收入,当年家庭收入达6万多元。

从此,李太来经常与大伙儿交流,脸上笑容多了。每次,在村委会召开的贫困户“扶志、扶智”会议上,他都说:“贫困户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我选择了肉牛养殖,靠勤劳致富光荣!”他在养殖中尝到了甜头,庄稼按时收种,又利用牛粪壮地,产量还明显增加。

为了掌握防疫技术,李太来经常去周边养殖场拜师学艺,他还被村里其他人请去义诊帮忙,成了真正的“牛”医生,还带动着不少群众也干起“牛”事业:李党会辞掉外地工作,在村里成立合作社养殖肉牛20头;张俭花通过与娘家亲戚合作的方式,养殖肉牛6头;李狮子在自家后院养了5头牛;李满生、李宝碧等在武功县锐丰肉牛养殖合作社,通过产业托养的方式分别养了3头肉牛……

眼下,他盖的新牛舍规模继续扩大。“牛是我的‘摇钱树’,只要勤快好好干,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李太来说。(B)⑩

新闻推荐

武功县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本报讯(张华崔文艳)4月26日—27日,武功县工会召开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县工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经费审查委员会委...

武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功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