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起良蔡侯纸博物馆 在弘扬古法中创新发展
西安市周至县九峰镇起良村从汉代起就祖祖辈辈以造纸为业,是中国古四大发明造纸术的故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极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蔡侯纸秉承传统工艺造纸
为了更好地保护、弘扬、宣传、传承这一伟大的国粹瑰宝,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时经6年,2016年5月建成了蔡侯纸博物馆。
博物馆收藏造纸工具、遗物遗存、古代纸张、古抄本、古籍图书、古地契及甲骨、木牍、竹简等古书样本以及蔡侯纸的文创及用途样本、图片,并结合纸文化举办一系列与之有关的书法、绘画等展览。600余件藏品,保留传承着近两千年的“四大发明”之一蔡伦造纸术。
“蔡侯纸”俗称汉麻纸,完全采用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和用楮树皮做原料,全过程纯手工,经过36道大工序,72道小工序,道道要求严格,一张纸从原料到成品,历时一个月,经千锤百炼方才成形,整个过程采用最原始的工具和传统的工艺。手工精制成的纸,被誉为造纸术的“活化石”,人类文化之根。
起良蔡侯纸博物馆生产的蔡侯纸,将选好的楮树皮经过浸泡后,放入一个比人还高的大锅中蒸,软化纤维。第一次蒸后捞出来晾干,然后放到池子里再泡几天,接下来再蒸7个小时,然后再捞出来放到池子里泡。楮树皮完全软化进入踩皮环节,表面的黑斑和杂质通过双脚反复踩踏,再经过抖皮去除掉。晾晒后进入到盘皮和浸泡阶段,就是将树皮砸成饼形。随后开始切番,将多层垒叠的树皮用大刀切碎,再进入舂捣、打浆、捞纸、压纸、晒纸等环节,经过“千锤百炼”完整出炉成“蔡侯纸”。纸张光洁白净,纸的韧度极强,用力拉扯不坏;纸味香,蔡侯纸保持着楮树的原味,香味四溢;寿命长,吸墨不褪色不发不印,可保存千年不腐;用途广,汉麻纸不仅是书画家创作传世作品的最佳用纸,还可应用于包装、装饰、制造、医药、科研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在创新中使蔡侯纸发扬光大
在传承传统工艺基础上,研究开发用大熊猫粪便生产出了熊猫纸,既传承了蔡伦造纸术,让更多的参观者通过造纸了解了古法造纸的技艺,体会到了古人的聪明智慧,感悟了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很有创意,旨在国粹+国宝=国礼,在手工造纸基础的一大创新,有利于造纸术的传承保护和创新。
博物馆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展示馆,介绍起良造纸的历史及意义、工艺流程、纸张用途和保护传承;第二部分为古法造纸传习所,能直接看到由树皮转变为纸的神奇过程,可亲历实践;第三部分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参观实践,使广大青少年及游客能充分了解华夏民族的伟大和我们祖先的勤劳、聪明、智慧,以及善于发明创新的精神,启迪后者恢弘有为。
蔡侯纸博物馆的建立就是为了更好的向世人展示古法造纸术,让人们记得历史的沧桑,看得见岁月的痕迹,留得住文化的根脉,更能使人们领略到传承与超越返璞归真、精工造物、心手相印、心灵品评、天人合一、生活之美的人生价值观,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发明创造。增强人们的民族自信心,传递民族复兴和中国梦。
蔡侯纸小知识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做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这种纸很便宜,质量高,原料又很容易找到,所以逐渐被普遍使用。他造的纸称“蔡侯纸”。但在东汉、三国时期,纸并未普遍使用,人们的书写材料仍以简牍和缣帛为主。到了晋朝,造纸术传到长江流域,那里有丰富的造纸原料,也产生了较好的纸张,才得到普遍推广。晋人盛行抄书、藏书就是得益于用纸的普及。
起良“弃粮”手工造纸坊的历史印记
起良村历史上就因造纸而闻名天下。起良造纸源于汉末,盛于两晋,从汉代起就是造纸“重镇”,曾为皇家造纸坊。据传,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造纸被封为龙亭侯的蔡伦因宫廷斗争株连,被迫在其封地——洋县龙亭镇服毒自尽。他的族人为避免遭受牵连,向北逃出秦岭,在秦岭北麓沿山一带隐姓埋名。其中有两家人逃至当时的利泽里刘地(即今日起良村)。为了感谢村人的收留之恩,他们将蔡伦发明的造纸工艺原原本本传授给了当地村民。因传统造纸工艺工序极其复杂,而且需要大量人手,于是起良村当初的刘姓、周姓、张姓等就结为互助组来造纸。据周至县志记载,起良村明朝前叫利泽里刘地,村里90%的家庭都是造纸作坊,无人种田打粮,当时,任大理寺评事的刘垂芳联合太傅卿赵于魁上奏万历皇帝,请求鼓励起良人专门从事造纸行业,扩大生产规模,舍弃该村的田税粮赋,皇帝恩准,因此村名改为“弃粮村”,最后根据谐音更名为“起良村”。“文革”前,起良村几乎家家户户仍有纸坊,每个纸坊均设有“纸圣蔡伦祖师爷”的牌位和画像,每年正月十五、十六两天,村里都会举行祭祀蔡伦的大型民间活动。
新闻推荐
蔡侯纸文化苑蔡侯纸成品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在秦岭北麓有这样一个村庄家家户户供奉着蔡...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