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能办成事?清楚了! 把『办不成的事』转变为『办得成的事』 莲湖区设立西安首家『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政务大厅内办理的所有业务遇难题都可反映

华商报 2021-05-14 04:50 大字

5月8日,西安市莲湖区市民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帮助来办事的市民和企业解决办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政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属西安首家,受到不少网友点赞。

“办不成事”分两类故意不给办要追责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到底什么样呢?5月12日下午,华商报记者来到莲湖区市民中心体验。

扫码测温后进入大厅,大厅内各项业务分布在不同楼层,每层都有导办帮办人员询问办理何种业务。“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在政务大厅三楼电梯口,位置挺醒目,记者看到一位市民正在反映问题,多名工作人员在解答。

据了解,最近在全国其他省市,如北京、河北、四川、山西等也在政务大厅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不成事”分为“应办未办”和“完全不能办理”两类:“应办未办”事项中,有涉及多部门或所需材料难以获取的难办事项,这时候窗口就能服务协调,在规定时限内予以办结,难以协调的报给工作专班予以协调解决;办事人员存在不作为或吃拿卡要“不给办”的,要查明原因后迅速解决问题,并将线索移交派驻纪检组进行追责问责。对于因法律、政策规定“完全不能办理”的事项,需向当事人讲明政策,消除疑惑。多次出现同种类问题时应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

两天接到20多件问题反映

“反映问题需填写问题反映单,写明办理事项受理的窗口、办理业务事项等内容。”莲湖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综合管理科科长张超说,5月8日是开设窗口的第一天,当天没有接到一件,随后有媒体对窗口进行了报道,周二到周三两天就接到了20件反映问题的。

根据窗口留存的记录单,华商报记者翻看了一些窗口帮忙协助解决的事项。其中,市民吴先生5月11日来办理社保变更,对于“养老保险转入需携带参保凭证,医疗保险接续则不需要”很不理解,向窗口反映,工作人员向其解释清楚后,取得了吴先生的认可。

窗口主要针对政务大厅各项业务

据了解,莲湖区市民中心可办理事项有994项,涉及40多个部门,每天办件量超过3000件。莲湖区审批局副局长谢宇昕表示,设立窗口是为了解决市民中心内办事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不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多次跑腿未能办结等情况,窗口工作人员会把问题汇总梳理并协调解决,将“办不成的事”,转变为“办得成的事”。

“窗口会一直开设下去。”谢宇昕提醒,“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针对的是莲湖市民中心大厅范围内的业务事项,如果市民朋友要反映的问题不属于市民中心大厅内事项,应通过相应途径和渠道反映。

锐评

从“少惹麻烦”变为“敢于找麻烦”

陕西省社科院热点问题专家王晓勇连连点赞。“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虽是小窗口却真正体现了政府服务作风的转变,十分难得。从“少惹麻烦”转变为“敢于找麻烦”,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不仅是工作态度的转变,也是真正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莲湖区政府能在政务大厅设立这样的窗口,既大胆也超前,展现了一种魄力,对老百姓来办事遇到的问题拿出诚意,也有决心去解决。“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其内涵是全面解决问题、解决全部人的问题、解决全部问题。窗口设立后要避免流于形式、真正兑现承诺,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追访

蓝田“马上就办”怎么样了?

说起“办不成事”,还让人想起蓝田县的“马上就办”。

2017年1月,蓝田县政府率先在陕西省成立了首家“马上就办”办公室。“马上就办”是群众来了马上接待、马上反馈、协调解决,让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解决得更快,更像是各机构的“润滑剂”,起到协调、导办的功能。成立最初的3个月受理了280多件各项事件,办结了200多件,回访满意率80%以上,随着时间推移,“马上就办”逐渐变得“冷清起来”。

5月13日,记者联系蓝田县政府办公室寻找“马上就办”,工作人员以为记者要反映问题,建议可联系信访办。告知身份后,工作人员介绍,随着行政效能改革深化,目前“马上就办”的牌子已经去掉,不再设立。华商报记者 李婧 文/图

新闻推荐

《富春山居图》 山水千载,终求其理

《富春山居图》曾遭焚毁。因此分为两段。此即烬余一段。名为《剩山图》。这些年,常有人问我,某张画是真是假?画得好不好...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