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21年西安市夏粮收获面积221万亩,其中小麦机收面积217万亩,小麦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207万亩。 西安:全力打好三夏“保收战” 2021年西安
?专家为现场人员介绍小麦收获机械的构造、原理及减损技术等
?西安市临潼区金地合作社理事长谈运运现场演示收割机如何装“扶禾器”
牛博成 全媒体记者 王朝阳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6月4日,2021年陕西省西安市“三夏”暨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现场会在长安区子午街道办曹村召开。十多台大型农用机械、植保无人机一字排开,在这里开展了一场“三夏演习”。
当下,粮食安全倍受瞩目,“三夏”工作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已成为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战略工程。眼下西安市麦收“会战”进入高峰,宣传展示该市小麦机收机播和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新技术,动员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扎实做好“三夏”及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各项工作,尤为重要。
据悉,此次举办的西安市“三夏”暨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现场会,旨在落实省、市“三夏”农机工作,宣传展示适合西安市小麦机收机播和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新技术,动员全市农机系统扎实做好“三夏”机械化生产和秸秆综合利用各项工作,确保夏粮丰产丰收、秋粮适时播种、“三夏”农机生产平稳有序进行。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裴靖瑜出席现场会并讲话,长安区相关领导,各区县、开发区农业农村部门、农机管理(推广)站,监理站、农机化学校、农机合作社代表等1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稳产保供,新型农机技术展风姿
“每年小麦机收均存在一定损失,做好小麦减损工作意义重大。”在活动现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付作立围绕小麦收获机械的构造、原理、减损技术和减损意义等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介绍。
“玉米密植高产‘5335’机械化播种技术具有减少作业工序、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加作物产量等显著作用,属于玉米增产增效机械化技术。”活动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赵宏波围绕玉米密植高产“5335”机械化播种技术等领域,与大家进行了技术分享与交流。
小麦联合收割机、无人植保机、玉米精量播种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活动现场,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农作物秸秆机械登台亮相,小麦机械化减损收获、玉米机械化增密免耕播种、小麦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等农机化新技术轮番演示。随着一台台新型农用机械的启动,偌大的麦田里顿时繁忙了起来。
据了解,为全力保障“三夏”工作有序开展,西安市组织农机部门和厂家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服务队,开展送技术、送服务到田间地头,及时解决机手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抽调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作业期间严格督查作业质量,加大对小麦机收减损作业质量的督查力度,夏收工作有序铺展。
据统计,2021年西安市夏粮收获面积221万亩,其中小麦机收面积217万亩,小麦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207万亩。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力保障今年夏收工作平稳推进,全市投入“三夏”作业的各类农机具7万余台(件),其中:拖拉机1.49万余台,小麦联合收割4068台,秸秆粉碎还田机6138台,玉米免耕播种机7708台,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153台。农机部门组织合作社、维修点及机手对机具进行全面检修,确保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生产。
统筹保障,推进夏收工作有序开展
为确保夏粮丰产增收,跨区作业顺利进行,西安市制定了《农机跨区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全市设立41个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接待站,为当地作业及外来跨区作业的农机手提供作业信息、交通指导、配件购买和转场补给等服务。
据了解,“三夏”期间,西安市开通了11部“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值班电话,24小时为农户和机手提供农机相关政策、作业信息、技术服务咨询以及油料、配件点供应和农机事故报案、机具质量投诉受理等服务。
为全力做好“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发挥农业机械在粮食生产和秸秆综合利用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高度重视,统筹保障,推进夏收工作有序开展。
围绕“三夏”农机主推技术,如小麦机械化减损收获、秸秆综合利用、玉米密植高产“5335”机械化播种等技术,以农机专业合作社、新购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为重点,结合实际开展技术培训工作,确保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以良好的技术素质投入生产。
做好物资储备和跨区作业服务工作,督促、引导和动员农机经销、维修、零配件供应和农机合作社等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单位),做好“三夏”服务所需物资的调剂和储备工作,全市设立跨区作业维修及配件供应点52个,确保“三夏”期间物资供应顺畅。
做好农机安全工作,加强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联系,深入开展以严厉打击“黑车非驾”为重点的农机安全大检查,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三夏”作业期间,加大对田间地头安全巡查力度,及时纠正违章作业,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田间微课堂”创建农机培训全新架构
在活动现场,一辆辆新型农用机械亮相麦田,开展了一场精彩的田间“演习”。在西安市农机总站的组织下,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微课堂”也如约开展。
“倒伏的麦子如何收获能最大程度地减损呢?大家看我手上拿的这个简单的小工具,它叫扶禾器,我们把它装在拨禾轮上,就能解决小麦倒伏的烦恼,非常实用。”站在农用收割机前,西安市临潼区金地合作社理事长谈运运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围观的群众兴致盎然。
一直以来,西安市农机总站高度重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在互联网和5G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急速应用的大背景下,为了将农机化技术更加便捷、生动地展现给大家,西安市农机总站不断创新培训模式,这场“田间微课堂”正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产生的。“田间微课堂”邀请农机专家、教授、合作社理事长、农机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对照实物声情并茂、深入浅出地讲解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维修保养等知识。每个知识点讲解时长少则十几秒,多则两三分钟,这样的知识输出形式便于接受、易于理解,得到了群众称赞。
“农用机械作业结束后,一定要对链条进行保养。有个好方法,就是可以将链条卸下来,将三分之一的润滑油和三分之二的黄油搅拌均匀,加热到60摄氏度,把链条浸泡上8个小时,这样能延长链条的寿命,大家可以试一试。”这些保养小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深受广大农机手的喜欢。
不止如此,“田间微课堂”还会制作成机具篇、农机技术篇、维修保养篇等系列短视频,在“西安农机”官方抖音账号上发布。这样,不在现场的农户也可以随时观看学习,更好地把农机、农技知识传播给广大农户。
与课堂教学等传统模式比较,“田间微课堂”贴近生产实际,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西安农机”抖音账号上的技术短视频不仅可以无限回看,更重要的是,通过后台浏览量、点赞评论等大数据,可以看到每堂课的播出效果,方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更好地助力教育培训、技术推广工作。未来,农机教育培训工作会继续探索,创建全媒体教育培训架构,运用好“农机云课堂”“田间微课堂”、技术短视频等新形式,精准设置课程内容,用最方便群众的方式,将最实际的技术传播出去,让农机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新闻推荐
西安积极打造三类平台 盘活农村资源要素 去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6.72亿元
本报讯(记者骆妍)6月1日,全省推进“三变”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现场会闭幕。记者获悉,西安市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
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安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