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怦然心动的质朴与坚韧 话剧《八步沙》印象

甘肃日报 2021-06-03 06:54 大字

5月20日,大型原创话剧《八步沙》在兰州音乐厅成功首演。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晋京展演剧目暨“建党百年·春绿陇原”百部百场文艺展演的重头剧目,《八步沙》真实再现了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感人事迹,以及他们质朴坚韧的“当代愚公”的风骨与情怀。 郁 婕

管卫中

八步沙六位老农植树护林数十年抗击沙漠侵蚀的感人事迹,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评价。但要把它搬上舞台,创作出一台好戏,则有相当大的难度。

为什么这么说?这个题材的特点是时间跨度长,在数十年的苦干中,人们显现了极大的韧性。剖开来看,这里面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却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有无数琐琐碎碎、平平淡淡的农民生活细节,但没有容易吸引城市观众眼球的爱情、财富和炫目的生活场景;有土得掉渣的农民对话,而不太可能有时尚的、精致的,甚至充满哲思的语言……

一句话,这个题材整体来看相当感人,若说起具体的事来,则比较平淡。也就是说,这个题材先天缺少叙事作品必须具备的吸引人的曲折剧情,跟时尚更不沾边。

既然题材本身没有多少“戏”,或者有可能故事平淡、场景单调、叙事比较散漫,或者甚至有可能因过度拔高人物,导致出现“虚胖”的感觉。那么,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观众可都不会买账。

由此,要根据这个题材创作出一台精彩的戏来,对创作人员是一个挑战。

说真的,在看戏之前,我暗自为创作人员捏了一把汗,不知道他们会排出一台怎样的戏来。看完戏之后,我释然了。总的感觉,这是一台能吸引人看下去、并且不时会让人怦然心动的戏。

这个农民治沙的故事,该从哪里讲起呢?说实话,我真担心戏一开头就讲农民们为了遏制沙漠的步步侵蚀而如何如何,试图把六个老农定调成力挽狂澜、顶天立地的英雄。事实上,沙漠的步步侵蚀使得农民们没地种没饭吃,所以才要组织起来护林种树治沙,这是全剧的逻辑起点;顺着这个逻辑往下走,中途情况有变,挣不到钱了就想打退堂鼓,这很符合农民的心理;但又害怕散伙了沙漠会卷土重来,重新覆盖他们辛辛苦苦抢救的土地,因此决定接着干下去;于是,农民们“坚韧”精神的奥秘也就被揭示出来了。

从全剧看,他们首先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为了生活得好一些,他们什么苦都能吃,什么办法都想得出来。这就贴近了农民们的心理和逻辑。这种低调,造就了该剧的一种基本品质:真实,质朴。

我的第二个担心是,如果创作者要将采访来的六老汉的经历、故事全部塞进剧作中,生怕哪一点漏掉了,那样就势必造成剧情的冗长、琐碎。

不错,剧作要复原生活原型,但不等于照搬生活,而应当是从生活素材中精选那些“有戏”的部分。这部戏选取的八个场景,每一场几乎都有些悬念,都有“戏”,譬如地窝子被压塌、羊倌事件、黑风暴袭击、林场要散伙等。这些接踵而来的悬念造成了剧情跌宕起伏,每场都有看点,中间没有断“气”,这就能吸引住观众,一场场看下去。唯一一场看似离开了造林主线的闲笔——陆老汉分到钱后全家喜出望外的情景,是全剧中最富有生活情趣的一场戏,演员表演朴实,与开场戏遥相呼应,也暗示了造林治沙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至于那些有激情的戏份,也还比较适度,没有矫情和拔高。从这些场景中可以看出,创作者对生活素材是作了一番精心选择的,结构上是用了心思的,整体上剧情结构比较紧凑,没有平淡、松散、冗长之感。

当然,创作者在剧情内在矛盾的处理上,表演者在表演分寸的把握上,以及置景、服装、造型、乐曲包括唱歌的腔调等方面,仍有改进的余地,还能再精心打磨。

新闻推荐

古浪县富民新村:编织新的致富梦

富民新村:编织新的致富梦武威日报记者甘曜毓“胸前戴党徽,心里装群众,脑子想实事。"日前,古浪县富民新村党总支部...

古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古浪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