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在传承皮影艺术的路上 皮影艺人薛宏权的艺术人生
本报记者 刘聪梅 张晓玲
“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说的就是皮影戏。艺人躲在幕布后,靠着手中的竹竿和皮影人,借助灯光剪影,演绎千军万马的故事。而在这一艺术的背后,则是皮影艺人追求艺术艰辛而快乐的传承故事。
华州皮影堪称“中华一绝”,华州区被命名为“中国皮影艺术之乡”。薛宏权就是华州皮影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14岁到现在,40年来他在传承皮影艺术的路上跋涉,用执着书写着自己的皮影人生。
感悟皮影的复杂奇妙“推皮走刀”技法全国独有
二十世纪60年代末,薛宏权出生在华州区柳枝镇梁堡村。当时,看电影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稀罕事。倒是皮影戏,村里婚丧嫁娶,或是庙会、过年,保准能看到。看雪白幕布上的小人翻跟斗,站着看,一看就是一天。
皮影戏《武松打虎》,是他最先接触的一部。“随着铿铿锵锵的鼓锣声,雪白的幕布上有几个小人翻着跟斗,拳打脚踢地打成一团,感觉有意思极了。”他说,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封神榜》《三英战吕布》等皮影戏中的情节他都记得。好奇心,促使他凑到幕帐下面寻个究竟。
姐夫会刻皮影,姐夫修补皮影让他痴迷。1983年,14岁的薛宏权跟着姐夫开始学习这门皮影手艺。
华州皮影制作讲究雕、绘并重,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二十四道工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精美的皮影,要求点线分明,虚实相兼,简而不空、繁而不乱。一件普通的影人至少需要雕凿3000多刀才能完成。
“雕刻时右手执刀,刀尖扎透牛皮订于垫板上,用左手推转牛皮进行雕刻,这样刻出的皮影刀口圆润、线条流畅齐整。”在长期学习和制作中,薛宏权研究出了“推皮走刀”技艺。据悉,这种雕刻技法全国独有。
坚守初心 刻刀赋予皮影人以灵魂
追求传统文化的是美好的,但贫穷包围着薛宏权。照相没有钱,结婚证上的照片是从两个人毕业证上揭下来拼在一起的,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是烧火用的鼓风机,妻子想要一双平板鞋都买不起……看看同龄人,一个个出去打工,挣了钱盖了房过起了好日子,薛宏权还是一个人在低矮的房子里刻皮影。
贫穷是一种财富。夏天的二楼,太阳晒透了薄薄的楼板,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电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薛宏权光着膀子,脖子上搭着毛巾,汗珠不住地往下滴。一个雕刻板发潮了,换一个继续作业。饭好了,转个身从案板上端起碗,三下五除二吃完,放下碗又埋头雕刻,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这样一干就是6年!
薛宏权崇尚传统技艺,始终坚持手工雕刻。“我很享受制作皮影的过程。”他说,匠人给作品都会赋予自己的想法与爱,这就是皮影的灵魂。“我希望每一刀刻下去,都能给它一个灵魂。”
突围创新发展 新时代皮影戏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是求解的命题。非遗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传承。薛宏权除了运用演出的方式传播华州皮影,同时对皮影的形象也进行了创新,并且根据现下流行元素,设置一些人物放在一个剧里进行演出。
现代元素刷新视觉。薛宏权的创新皮影演出团让芭蕾舞、街舞、动漫走进了皮影戏,他特意聘请专业老师来编排并为年轻演员教授演出技巧,创新皮影戏《喜儿》《迈克尔·杰克逊》《老鼠偷油》等获得观众好评,从而让皮影产生了新活力。
不断创新求突破。薛宏权在他的“影子坊”又在进行着皮影戏的创作。木工活、铁匠活,样样薛宏权都能拿得出手,很多刻皮影的工具都是他自己制作的。他设计制作的便携式碳纤维皮影舞台,重36斤,安装半个小时,成为业内一大亮点。
目前,薛宏权正在和他的团队制作、编排大型多媒体皮影舞台剧《哪吒传奇》,以扫黑除恶为主线,体现中国孝道文化,运用普通话对白、动漫造型,采取激光投影、数字特效,如电影里的人物一样生动逼真。
希望中坚守 新思路传承皮影戏
手艺人虽然有自己的坚持和热爱,但在传承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困难。薛宏权之所以一直在这条路上坚持,除了幼年时的熏陶,血液里还有对这门流传千年的传统技艺的喜欢、热爱和责任感。
在传承中发扬工匠精神,加上政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实施办法,在全华州范围内,形成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浓厚氛围。
谈到更远的未来,薛宏权充满无限向往地说,皮影艺术作为一种传统载体,可以“跨界”现代游戏、动漫、影视等,搭载年轻人喜欢的新题材,让皮影这门手艺,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尝试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一条新思路。
传统文化技艺有非凡的生命力。薛宏权表示,他将坚守初心,不断进取,努力让华州皮影走得更高、更远!
新闻推荐
十五载借贷纠纷 三小时诉前化解华州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快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
本报讯(通讯员孙敏娟)近日,华州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诉前调解功能,快速调解了一起长达十五年的民间借贷纠纷,被告史...
华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