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清水麻菜
压麻菜
制作清水麻菜时花椒颗粒要大
制作清水麻菜最好用稍粗一点的盐粒
制作好的清水麻菜
扁食
麻腐包子
猪油盒
文/图 李晓东
清水人的冬天,大抵都得压一缸麻菜。
俗话说:“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有大白菜和小白菜,清水人只把大白菜叫“白菜”,压麻菜,压的是大白菜。
小时候,我上学的必经之路两侧都是菜地,立冬前后,霜降过去也有些时日了,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收白菜的人。虽说“霜降杀百草”,但是于白菜而言,霜降之后,口感更加脆爽,色泽更加碧绿,反倒有夏白菜难以企及的品质。放眼而望,大颗大颗敦实的白菜把一片土地覆盖的严严实实,叶色深绿如翡翠,菜梗奶白若温玉。紧贴地表顺根蒂斜刀而剁,蹲在地里忙乎的农人,人人都要经手数百颗饱满鲜嫩的大白菜。
城里乡间,家家户户,主妇们都在忙碌。选干净瓷实品相好看的白菜,不能有一点瑕疵,比如叶子上有霉点啊,菜叶发黄啊,根部有伤疤啊,如此种种,都是不入眼的。小时候,家家厨房都是大锅大灶,所以,白菜尽可完整入锅。旺火滚开一锅沸水,白菜投入,只是打个滚,笊篱捞出,码到大竹箩里,竹箩下面接了大缸,放到廊檐下面,晾凉,控水。初冬的太阳,像笼了薄霜的奶油蛋糕,温润润的光芒洒在庭院里,小花园的栏杆上,看得见一层薄薄的白,隔一段距离,必有一个竹箩,萝卜切了片,切了条,摊开在竹箩里,那层薄薄的白,便沿着竹箩底部的圆氤氲开来。
园子里的桃李花树,在橘黄的光影里默立。狗子小黑仰头眼瞅着屋顶的炊烟在风中飘来飘去,它似在犹豫:要不要到屋顶上去。突然,比炊烟更大的雾气从廊檐下蒸腾盘旋,小黑欢快地摇着尾巴跑到白雾里了。原是刚刚出锅的大白菜,在一人难以环抱的大竹箩里码成小山,乍遇冷气,厨房前面就是一片喧腾了。
一夜之后,白菜彻底冷却,缸里的积水也到了腰部,这时候,可以进行压麻菜的主环节了。当年的新花椒,碾碎。说是碎末,但是不能太细,大缸粗盐,讲究的就是个豪放,花椒碾的过细,就少了一股子豪放之气,麻菜若少了这股子气,就如同人有了小家子气,任你再作态,味儿不是那个味儿了。盐亦同理,最好是早先的大粒粗盐,略加捣碎,各自备用。
过水之后的白菜,绿和白都有了晶莹之相,脆爽变成了柔韧,再不像原来那样刚烈易断,可以放心大胆一层一层剥开,撒上盐,撒上花椒,合拢,压实,缸底事先也撒一层,白菜一颗一颗紧挨着铺入,待缸底铺满一层了,撒盐和花椒,再铺一层,如此,直至缸满。这时候,就要请出镇缸之石了。一缸麻菜是否成功,全在于一个“压”字。书面表达中,常见用“腌”字代替,事实上,滋味全然不同。压麻菜,除了字面意思之外,其无法言传之味道,恐怕只有清水人才可意会。这块石头,形状若是三棱暴翘,那就如同面貌狰狞之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形状若是四方四正,又少了一些灵动之气,须得上圆下平,圆则润泽通达,平则稳练妥帖,大石入缸,下压得麻菜紧密踏实,上饱吸寒凉驱腐静气,是一缸麻菜得以安然的保证。
刚刚交九,西北初冬的清冽空气足以为麻菜提供适宜的环境,经过焯水盐渍椒浸的白菜,颜色渐渐变黄,质地越发柔韧,它们在静悄悄的夜里,在无声无息飘然而至的雪里,和主妇们一起沉睡。和人的气息一样,它们祥和的呼吸之下,是肺腑之中质的飞跃,随着一场小雪的到来,麻菜成熟了。黝黑粗壮的大缸安放在厨房一隅,其间散发出来的麻香,透过窗棂,弥漫在碎玉染白的院子里。
麻菜的标配是馓饭。清水人家家都会做馓饭,所以,过程无须赘述,但是,炒麻菜的微妙拿捏还得说一说。一朵麻菜出缸,周身锁着冰碴子,手腕轻转,抖落三两下,碎冰和着花椒扑扑簌簌,净水冲洗,切丝,攥成圆球,使劲捏,尽量挤压出所有水分。葱丝干红辣椒热油爆香,麻菜抖搂散了,入锅,大火翻炒片刻,转中火,锅铲将热气喷薄的麻菜顺锅周转圈铺匀,是谓焙炒,翻来覆去,直到完完全全焙干水分,出锅,装盘。这时候,满屋子的香味和一碗黄澄澄热腾腾的馓饭早已让人馋涎欲滴了。炒麻菜,一是要宽油旺火,一是要慢工细活。麻菜全无油水,若是不舍得放油,入口太过寡淡,反倒将其本有的鲜香一并糟蹋了。本地鲜榨的胡麻油,量若适宜,最能激发出麻菜的香。至于焙炒,那是需要耐心的,急性子的主妇,等不及麻菜水分焙干,翻炒三五下就出锅,麻菜对她的态度也便马马虎虎,水气逼走了香味,入口只是一包水,是断断不能待客的。
最香的麻菜留存在四十年前的记忆里。早年间,菜地环绕着民居,城市连缀着乡村,一到压麻菜的季节,小城上空飘散着清新之气,地头上随处都是小山一样码着的白菜,圆圆胖胖,白白嫩嫩,看上哪一垛了,农人还会帮你送到家门口。现在,不要说城里,就是乡下,也见不到大片大片的菜地,白菜的来处多是超市。个头一般大小,腰间缠了红色胶带,力气小的,一次最多买个一两颗,来回几趟,气喘吁吁,最多也就能有七八颗白菜进得高楼。
小锅小灶,白菜只能一剖两半,这一个操作,麻菜的味道就打了折扣,只因这白菜开了膛,过水之后就多了一半的水分,切口处又见了铁腥味,这都是压麻菜的忌讳。摊子铺开,缺这少那,所有的家什都小里小气,用着不趁手。压麻菜需要的地盘大,小小厨房,缩手缩脚,小心翼翼,还是免不了打翻盆子碰掉碗。一般人家,连一口缸也没有。最难找的是石头。城市越来越大,栽花找不到土,至于石头,那就更难见到了。总而言之,各种各样的别扭,好不容易等到麻菜可以吃了,想做一顿馓饭来搭配,也是为难人。
小时候,邻里邻居,乡里乡亲,今天你给我一把小葱,明天我给你一碗甜醅,都是常事。新玉米面,更是年年尝鲜。
馓饭似乎天生需要柴火大锅,小小的不锈钢锅,眼看着面糊就要溢出来,手忙脚乱调火,煤气灶火,不是大了,就是小了。“馓饭好不好,三百六十搅”,现在的锅勺,看着精致,却不敢使劲,不像早先的木勺,可以可着劲儿在热腾腾的锅里转圈,看黄亮亮的一锅面糊,越来越稠,越来越筋道,满屋子都是来自土地,来自青纱帐的温暖的味道。
今年的雪,来得格外勤,已经落了好几场。琼瑶世界,远山皑皑,我站在自家楼房的窗前,看一眼漫天开放的雪花,看一眼刚刚卧好的麻菜,它们和我的记忆一起封存在青花瓷的缸底,当我想起往事的时候,也就是我想吃麻菜的时候。
清水麻菜的制作方法
1.选择叶色翠绿,菜梗奶白的鲜嫩大白菜。
2.大白菜对半切开,开水烫过,注意大白菜入锅只是蘸烫一下,不要猛煮,煮时间过长会破坏口感和颜值。(如果家里有大锅,白菜最好烫水时不要切开,这样对白菜纤维营养的破坏更小)
3.控水,将焯好的白菜彻底放凉,有条件的话最好把晾凉的白菜用石头压上一夜。
4.在做麻菜的缸底撒一层盐和花椒,每个白菜都一层一层掰开叶子,铺入缸中,层层撒上花椒和盐,码放整齐,最后上面压上石头。
5.半个月左右,清脆爽口的麻菜就制作完成了。
清水麻菜最适合配馓饭、稀饭,也可以做日常小菜搭配。吃的时候切成丝,把水尽量挤的干干的,蒜片葱花干辣椒炝锅,大火翻炒几下后小火焙炒,也需尽量把水分炒干。炒好后汆到一锅子面里也非常好吃,总之百搭百中。制作麻菜时候的花椒不需要太细,碾花椒的时候可以碾的稍微粗一些。不能吃太麻的可以白菜隔一层再放花椒,不必层层都放,依据自己口味而定。
相关链接
舌尖上的清水
扁食
在清水县城,扁食是当地居民早餐中最受青睐的小吃,其选料考究,烹饪过程复杂,入口滑爽,风味独特,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清水扁食分荤扁食和素扁食两种。荤扁食的烹制分炒、包、煮、调四个过程,炒指的是炒肉臊子。取上好的五花肉,起一厘米薄厚的长条,一刀一刀切成肉丁,配以盐、醋、酱油、料酒等各种调料腌制片刻,再用慢火炒制,火候要掌握得不大不小,大则糊,小则无色;包扁食是先将机压或手擀的面切成大小合适的梯形面片,放一沓面片在手掌上,抓少许韭菜末,一折、一挑、一弯、一捏,变魔术般包成了耳朵状的扁食;煮扁食也很讲究,要煮的恰到好处,一般滚过两水便可出锅;调指的是将盛在碗里的扁食浇上精心炒制的肉臊子,放些许葱花,调上油泼辣子、醋、盐,一碗色、香、味俱佳的清水荤扁食便呈现在你的面前。与荤扁食相比,素扁食讲究清淡味鲜,其烹制是用芹菜、萝卜、豆腐、韭菜等为馅,捞在碗里配以豆芽、菠菜等,浇上一勺纯胡麻油,调上辣椒、醋、盐即可食用。
“扁食”与“遍食”谐音,是人们寄希望生活更加美好,遍食天水美食之意,因此,逢年过节吃扁食已成为清水人民的传统习俗。
清水粉壳蛋
清水粉壳蛋是清水县特产,也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清水粉壳蛋蛋壳清洁、完整、光亮,壳上有一层白霜,色泽鲜明,蛋黄、蛋清色泽分明,无异常颜色,蛋黄呈圆形凸起而完整,并带有韧性,蛋清浓厚、稀稠分明,系带粗白而有韧性,紧贴蛋黄的两端。外壳呈粉红色,俗称粉壳蛋。清水粉壳蛋无腥味等异味,无论炒、煎、煮均口感细腻醇香。
麻腐包子
选用清水特产太石优质麻籽去皮,滤制成麻仁,加入葱花、蒜片、姜末、香油等制成馅。包子皮采用上等优质面粉调成面团,一半加酵母成大发面,另一半和成水面,两半面揉在一起,放碱揉拌均匀擀制,吃时佐以香醋、香油、酱油、油泼辣子,其味独特,回味无穷。
要做麻腐包子,第一道工序就是先“点”麻腐。
把麻子用石磨或者碾子或者碾槽粉碎,置于水中狠搓,然后用罗过,将麻子皮清除,把汤汁放在锅里用小火加热。再将麻子皮泡入水中继续搓洗,经过沉淀,上面的清水就用来“点”麻腐。
锅里的汤汁开了以后,哪里冒泡,就在哪里“点”一点水,这样,汤汁里面的麻腐就慢慢地在锅上面结成一层粥状,这就是麻腐。
再在里面拌入少量精肉丁,洋芋丝、葱沫、调料,就成了麻腐包子的馅了。以上好的麦面做皮,包成圆形或长形的包子,蒸熟食用,味道纯真,别具一格。其他的制作过程和普通包子的制作是一样的。
猪油盒
猪油盒是甘肃天水传统的名小吃,清水当地人也称之为宫廷点心。它是在清代宫廷点心“猪油饽饽”的基础上改制的。
天水猪油盒的主料为上等精面粉,辅料有生猪板油、大葱嫩蕊、胡麻油、精盐等。进行的就是其中的一道工序和面。接下来,将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油酥。这其实也就是制作猪油盒的基础。这期间,制作油酥的猪油的用料尤其讲究,一定要用上好的生的猪板油。
天水猪油盒的做法先是制作猪油面饼,即把精面粉发酵待用;另取油、面以1∶3的比例制酥;再把大葱嫩蕊切成细末;把发酵好的面团加碱揉制,直至揉到有较强韧性时,拉成长条,抹上胡麻油,揪成1两重的面剂;再把面剂按扁,包入生油酥卷拢,按扁,包进生猪板油、大葱末、精盐等,捏拢收口即成圆形猪油面饼。
在做好猪油面饼之后,再把鏊子放在火上抹上少许胡麻油,烧热后,将饼坯放人鏊内稍烙一会,即在鏊内倒入适量胡麻油,把生饼坯半煎半炸至金黄色时,从鏊内取出,下炉中烘烤。至此,猪油盒就只等着出锅了。
新闻推荐
□石颢该去的去,当来的来。去者不惜,来者不拒。这是我们陇东乡人处世活人的精明和老道,是与古老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哲言一...
清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