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水看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高桥村:一个深度贫困村的巨变
▲在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园区,工人们正在辛勤劳作。
在有机肥加工扶贫车间,工人正在认真作业 。
处于小陇山森林边缘的清水县山门镇高桥村。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李双胜缑玉明
深秋季节,通往清水县山门镇高桥村的乡村公路两旁色彩斑斓,各种野菊花和秋英花随风摇曳,映衬着不远处青黛色的郁郁森林,俨然一幅生机盎然的水墨画卷。
高桥村是典型的林缘区,处于小陇山森林边缘,以前由于交通不便,群众居住分散且生活困难。这个深度贫困村有6个自然村167户731人,2013年底时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9户40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6%。
近年来,这个深度贫困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村现剩余贫困户9户4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6.02%。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在高桥村提起樊建军,没有人不点赞:“那可是个勤快人,是勤劳致富的好榜样!”
今年49岁的樊建军,家里有4口人。妻子和儿子都在上海打工,俩人加起来每月收入1万多元;女儿在天水师范学院上大四。“我是闲不住的人,只要有活干,我就干去了,干一点就有一点的收入。”樊建军说,平时除了用电动车拉沙子打零工外,他还种了六七亩地,“家里有粮,心中不慌,我家里囤的粮食够全家吃好几年的。”
樊建军2013年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但靠着自己的勤劳和努力,2017年就脱了贫,为全村人做出了“不等不靠不要”的表率。
2016年时,樊建军家享受国家危房改造政策,又自筹17万元盖起了新房。樊建军说,“将来我还要搞养殖,养牛养猪,以后的日子还会更好。”
扶起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群众生活日新月异的背后,离不开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
长期贫困的制约,一度让高桥村部分群众过于依赖国家政策扶持,“蹲在墙根晒太阳,坐等政府送小康”成为部分群众日常的写照。针对这一问题,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因人施策,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大大激发了群众“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
见到赵爱霞时,她正在村里合作社新建牛棚的工地上忙碌着。“要是没有扶贫干部的鼓励和帮助,我过不上今天的好日子。”说起现在的生活,赵爱霞满是感激。她的丈夫闫碎银因患精神疾病无法劳动,赵爱霞既要照顾丈夫,又要照顾两个女儿,她虽脱了贫,但家里这一摊烦心事让她对生活提不起信心。
“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干部多次鼓励我,帮助我家解决困难。他们还自己掏钱,带娃他爸去市上医院做检查,办了残疾证,以后就能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了。”赵爱霞感动地说,“帮扶干部帮我卸下了这个担子,我没理由在家里不劳动,好日子都是自己奋斗出来的。”
现在,赵爱霞每天安顿好丈夫后,就去村里的工地上打工,一天能收入80元。两个女儿也各自外出务工,已经能替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了。“新农村的房子住了两年多了,又干净又舒服,娃他爸办了慢性病卡,药费有了着落,能按时吃药,病情稳定多了。现在啥都不愁,对今后生活我有信心。”赵爱霞说。
村民王小平家因病至今未脱贫,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重点帮扶的对象。王小平家7口人,大儿子患有癫痫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主要靠女儿、女婿外出务工的收入维持。(转8版)
新闻推荐
看到本报报道后,王福合同志的弟弟激动地说: “终于知道大哥埋在哪里了”
本报相关报道7月30日,本报携手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发起为长眠于阿里的20名甘肃籍英烈寻亲公益活动。报道见报后,在社上引起了...
清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清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