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秦安小曲 民间艺术的“瑰宝”

甘肃工人报 2020-11-17 08:19 大字

秦安,古称成纪,史载“羲里娲乡”地。甘肃省秦安县有着丰富且特色鲜明的文化积淀和艺术遗产,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大地湾文化的发祥地。秦安小曲就是在这片民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中孕育诞生的。

秦安小曲起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明代邑人学者胡缵宗热衷于小曲演唱,并创作了大量的曲词,至今尚存并传唱的有《玉腕托帕》等。至清代,小曲演唱蔚然成风,乐此道者大都是有文化、修养好、家道殷实的人。清乾隆翰林张位、嘉庆翰林张思诚以及张思谔、秀才李文赞等都创作了大量的曲目,李文赞创作的《闺怨》至今广为传唱。

秦安小曲是一种牌子曲类的民间弹唱曲种。但它与秦腔和京剧不同,后两者是板腔体,而秦安小曲是曲牌体,演唱形式也接近南方小调。秦安小曲属说唱艺术类型,但没有道白,亦无动作,弹唱形式十分简单,一般在村头院落,田间地头,由一人手持摔子(也叫磬碗子)击节而唱,一人或多人手持三弦随腔伴奏,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地方小曲。

秦安小曲既具有典雅细腻的江南音乐风格,又具有委婉缠绵的戏剧音乐特点,是一个非常完整而风格独特的说唱艺术种类。小曲曲本内容大都是推崇礼法,倡导人文,表现爱情之作,故在数百年的弹唱过程中,对教化民众,构建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很好的作用。秦安小曲以它典雅细腻、悠扬委婉的艺术风格,精湛完美的曲体形式与美妙动听的旋律音调,在粗犷豪放的中国西部曲艺中独树一帜,被艺术专家评价为:“高而不炸,节奏紧而不急,变化多而不乱,起迭繁而不硬,旋律迂回,一波三叹,色彩明朗,极尽灵巧。”

独特的文化特征,奠定了秦安小曲独特的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秦安小曲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研究秦安小曲,对于研究秦安独特的民俗、民风以及人文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艺术价值。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秦安老调在县内流传甚广,尤其是在兴国、西川、郭嘉、叶堡等6个乡镇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或流行于田间地头,或弹唱于街头巷尾、农家院落,成为群众劳动之余娱乐和亲友聚会交流情感的独特演唱形式,老少皆唱,蔚然成风。

社会价值。秦安老调独特的演唱形式蕴含着秦安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涉及秦安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研究的特殊价值。

2008年,秦安小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新闻推荐

5亿本金5个月赚7.6亿,A股“期货大王”要收手?股价应声涨停

记者|陈慧东编辑|被称为A股“期货大王”的秦安股份(603758.SH)9月14日高开8.01%,9时41分许,该股封上涨停,报11.26元/股。秦安...

秦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秦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