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产业兴旺

陇东报 2021-01-18 08:46 大字

(上接1版)

“现如今,我家大门口这棵树上的苹果按个卖,一年下来能收入2万多元。苹果成熟的季节,提前就有客户预订,今年家里所有苹果能卖50多万元。”庆城县赤城镇赤城村的果农李希恒乐呵呵地为记者算着增收账。

李希恒的好收成与“西农模式”密不可分。何谓“西农模式”?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庆城苹果试验示范站了解到,所谓的“西农模式”,就是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依托建立在生产一线的试验示范站(基地、示范园)等创新平台,大力开展新成果的试验示范、推广及技术培训,为广大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极大地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受到了庆城县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依托“西农模式”,庆城县苹果产业实现了蜕变,郁闭园间伐改造、矮化密植园建设、高标准苗圃培育三个项目发展跻身全省前列,全县苹果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

新思路+软实力

提升果品竞争力

引进新技术、植入新模式,如何才能进一步提升苹果产业发展管理水平?

为此,庆城县深入考察研究,多方面探索,成立了苹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果业发展中心,负责全县果业发展规划、推进和指导服务,在12个重点乡镇成立了果业技术服务站,聘用100名果业专职农民技术人员,加强了人员队伍建设,形成县有领导小组、果业发展中心、试验站,乡有果业站,村有技术员的“三级”技术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庆城县以试验示范站为依托,培养县级果业技术员34名,全程指导全县果业发展。依托县苹果产业联合会平台,每年至少举办“果品经纪人”培训班一期,先后有150名“果品经纪人”持证上岗,成为各乡镇各村组苹果销售的“排头兵”。

近年来,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庆城苹果试验示范站为依托,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庆城县培养县级果业技术员34名,全程指导果业发展。同时,该县还依托企业、合作组织参与技术指导、协调服务、信息对接、贮藏保鲜、收购销售,围绕“统一物资、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全程服务,落实“331+”果园托管达到1.012万亩。截至目前,全县苹果产业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有100多户、10万元以上的有2500多户、5万元以上的有3200多户,依靠发展苹果产业实现稳定脱贫的有1926户。

庆阳苹果皮薄肉脆、色泽鲜丽、酸甜适度、耐储耐运,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荣誉奖20多项,选送的品种在历届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赛果活动中获得金、银奖,4次位列全市第一。“庆阳苹果”已经成为全国区域公用知名品牌,庆城苹果已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10多个省市和韩国、日本等国家。

新闻推荐

书写共享发展新篇章 庆城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纪实

文/图本报记者柳玮为庆城县落实财政帮扶资金1.01亿元;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安全饮水、危房改造...

庆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庆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