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经历过生死更懂得继续工作的珍贵 记华池县税务局纪检组副组长李劼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
他30载初心不改、爱岗敬业,一心扑在税务工作上;面对疾病,始终积极乐观地同病魔作斗争;为人随和、心系群众,是同事和纳税人心中的“李老哥”。他就是华池县税务局纪律检查组副组长李劼。
一
1990年从省税校毕业后,李劼来到了华池县税务局,身穿税服,肩扛税徽,承担起了国家责任。
因工作需要,李劼被派往条件最艰苦的白马乡税务所,后又辗转至城壕、山庄等乡镇税务所工作。
“为国聚财,为民收税”,李劼牢记税务人的神圣使命。他每天带着干粮,骑自行车上门收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他跑遍了辖区砖窑作坊、大小商店、街道市场。
由于工作表现优秀,1999年李劼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年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的场景他至今记忆犹新,“入党的动机很单纯,就是想着能够为群众实实在在地做点事。”
牢记入党誓言,矢志不渝坚守。在基层税所工作的14年,李劼刻苦学习税务知识、耐心细致宣传税法,对各种税收政策法规如数家珍,成了有名的“税政通”,并先后担任专管员、税所会计、所长。他平均每月开具上百份税收缴款书和税收完税证明,经手的税款没有一笔差错。
“乡镇的工作条件虽苦了点,但锤炼了我吃苦耐劳的意志、锻造了敢于担当的精神,更让我学会了做群众工作。”回想起基层工作经历,李劼说道。
二
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李劼患上了严重的胃炎,一直吃止疼片缓解病痛。2015年李劼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接受胃部切除手术、半年六次化疗……病痛的折磨使他整个人枯瘦如柴。面对疾病他没有放弃,始终以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与病魔斗争。“工作是战胜病魔的良药”,躺在病床上,李劼利用“闲”下来的这段时间,认真总结基层税收工作经验,盼着能早一点回去上班。
家里为了给李劼治病,负债累累。单位同事和一些爱心人士想为他捐款,都被婉言谢绝了,“不管多么困难,决不给组织和同事添麻烦”,在与病魔斗争的日子里,他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2017年,李劼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工作岗位上,担任人事教育股股长一职并兼任党建办主任,他主抓建设的悦乐镇税务分局党支部被评选为全市税务系统和全县的党建示范点。
在单位,李劼有着“拼命三郎”的外号,工作越难、越紧张,他越有干劲。
2018年,正值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作为牵头部门的负责人,李劼带领同事连续加班加点三个月,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保证了各项改革任务的顺利推进。
“重病在身还这么拼,你到底图什么?”有人不解地问他,“经历过生死,才更懂得继续工作的珍贵”,李劼语气坚定。
机构改革完成后,李劼觉得人教股股长职务更适合年轻同志担任,便主动申请调换工作岗位。单位将他调整到县局纪检组副组长的岗位。同时,李劼还“兼职”单位食堂管理员,精心为职工服务。
三
“为人特别随和,每次走访纳税人都要详细讲解税收政策。”这是同事和纳税人对李劼最深的印象,大伙儿都习惯称他“李老哥”。
“要站在纳税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心为群众服务”,在李劼的心中,纳税人是亲人、是朋友。担任城区分局专管员和征管股股长期间,李劼经常深入辖区企业走访,帮助企业有效防范税收风险。
工作中,李劼并不满足于保质保量完成工作,而是因岗制宜,不断地创新探索。
辖区一些砖瓦厂大多数由个人经营,税收额度难以衡量。通过长期走访调研,李劼提出了外围调查法:通过从电力、国土、市场监管等部门获取相关信息数据,再结合砖瓦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合理测算后,建立了税源管理模型,科学确定了税收额度量化指标。针对临街个体商户税收难以定额的实际,李劼又创新提出了门店面积评估法,“这些创新做法得到了纳税人的认可,不仅增加了税收,而且为税收工作改革创新提供了事例和数据支撑”,李劼自豪地说。
在李劼的感染下,乐观向上、敬业奉献成为全单位乃至庆阳市税务系统的良好风气,一大批年轻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长为岗位能手。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梁军马莎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革命纪念馆,陈列的国家一级文物——一块刻有“苏维埃万岁”字样的铜制秤锤...
华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