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平凉特别支部 革命火种从这里“红遍”平凉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芳芳

金昌日报 2021-06-15 08:56 大字

入夏后,每天傍晚到平凉市人民广场散步、健身、跳舞的市民越来越多。人们在尽情享受这和平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许不曾想到,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是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和共产党员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将时针拨回到1926年,在那个风声鹤唳、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年代,人民广场即当时的平凉商场,充斥着激昂的演说和铿锵的痛斥以及报童的喊卖。“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扫除贪官污吏”等政治口号和宣传标语,无不反映着时局的混乱与紧张,广大老百姓就是在这种动荡不安中提心吊胆地生活着。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有一道光,划破头顶的层层乌云,带来光明,救民于危难,让大家过上和平稳定的生活。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1927年,中国共产党平凉特别支部,在平凉商场附近的集贤巷秘密成立,从此点燃了平凉地区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一段悲壮感人而又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历史。

“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思想、新文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信息,犹如一股春风,吹到了西北小城平凉(今崆峒区),也吹醒了一些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正在北京、西安等地求学的陇东进步青年王孝锡、保至善、任鼎昌等人最先学习、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向家乡的省立二中(今平凉一中)、第七师范学校(原平凉师范)的师生和部分工人群众、进步青年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

此时,冯玉祥率领国民革命军联军进驻平凉,随军的刘伯坚、吴天长、冀明信等共产党员,也多次在平凉商场组织群众集会演讲,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活动,为党在西北地区开展革命工作创造了条件。

1927年2月下旬,受中共北方区委指示,邓小平(时名邓希贤)与王涤亚(王成荣)、朱逸尘(朱世衡)一行3人,从苏联回国到达银川,准备去西安参加党的工作。3月初,邓小平与宁夏国民军中的中共党员孔广耀等人途经平凉,在平凉县北门什字两湖旅社休整3天。期间,他们与吴天长、冀明信取得联系,向他们介绍了国际国内革命形势,并对党在平凉的革命活动发展、党的组织创建和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今后如何开展党的工作交换了意见。

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见,对党在平凉开展革命活动起到了决定性、指导性的作用。此后不久,吴天长赴西安,向中共陕甘区委汇报平凉革命斗争快速发展的形势。经中共陕甘区委批准,平凉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平凉特别支部成立。

当时的平凉特支,只有吴天长、冀明信、李克生3名党员,后又发展到8名,吴天长任支部书记。中共平凉特支成立后,根据中共北方区委、陕甘区委的工作计划,在平凉广泛开展各种革命活动。

首先是发展党团组织,成立平凉青年社。

1926年,吴天长利用去西安向陕甘区委汇报工作之机,申请区委派共产党员姜炳生、贺鸿针2人来平凉工作。李克生在省立二中发展了1名团员,经共青团陕甘区委批准,成立共青团平凉特别支部,活动地点位于平凉县西大街万寿宫。入秋后,吴天长、冀明信又在省立二中和省立第七师范积极发展成员,于1927年4月成立了以城区中等学校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平凉青年社。

青年社为党团外围组织,共有50多名社员,受中共平凉特支和共青团平凉特支领导,据当时参加青年社的人回忆,两所学校约百分之二三的学生参加了这一组织,主要学习《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唯物史观》等马列书籍。同时,青年社还组织宣传队举办多种形式的讲座会、演唱会,成立平凉新文化剧社,排演《李大钊》等具有革命意义的话剧和歌舞,配合党团工作开展活动。

其次是创建平凉县总工会。

平凉自古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不少发展社会经济的有利条件,早在明末清初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特别是煤炭、皮毛、纺织等工业、手工业生产有了初步发展。据《中国共产党崆峒区历史》记载,截至1926年,平凉县私营工业、手工业、私营商业有数百家之多,工人、店员达1000多人。而新思想、新文化及马克思主义的持续传播,使工人阶级的思想不断觉醒,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基于良好的群众基础,1926年12月,吴天明和冀明信先后发展1200多名手工业工人入会,建立了甘肃境内最早的工会组织——平凉县总工会,会址设在县府街张公祠(今红旗街小学)内,涵盖铁器、木器、皮毛、纺织、缝纫、毡毯、旅店、饮食、运输等23个行业。为凝聚工人力量,冯玉祥和刘伯坚、苏斯曼诺夫等出席工人代表大会,冯玉祥在会上发表演说,宣讲大革命的形势和反帝反封建除军阀的任务。工会还在张公祠办起了工人夜校和工人子弟学校,组织工人学习文化、政治,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开展改善待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工人、学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及推动下,平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革命高潮。

就在这时,为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共产党在甘肃最早创办的报纸《新陇民报》也应运而生。

1926年12月,吴天长、冀明信按照刘伯坚的指示,以国民军和国民党名义在平凉创办《新陇民报》,社址设在西大街万寿宫(今平凉市总工会所在地),吴天长任社长,冀明信任总编辑,吸收省立二中学生韩庄、刘培华等任编辑和记者。

报纸初为油印,八开一版,间日刊。该报以“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求得国民革命成功”为宗旨,主要刊登国际国内消息,经常配合国内大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发表评论和专文,宣传反帝反封建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还刊登地方新闻,如平凉工人、学生和国民军联军反帝反封建活动,宣传爱国思想,唤起民众支持国民革命,为宣传党的政策、路线、主张等做出了积极贡献,上级党组织曾称赞这一报纸“具有不小的宣传力量”。

在此期间,一个历史事件值得关注。1927年4月6日,共产主义斗士李大钊被奉系军阀逮捕。28日,反动军阀以残忍野蛮的绞刑杀害了李大钊等20多名革命志士。消息传到平凉后,平凉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无比悲痛和愤慨,在中共平凉特支的组织和支持下,先后召开了悼念李大钊烈士大会、“五卅运动”两周年纪念大会,并组织工会会员上街游行请愿,不断推动平凉反帝反封建运动向前发展。

然而就在这时,冯玉祥与蒋介石合流,开始联合反共,西北革命形势迅速逆转。起初,陇东镇守使和平凉县公署开始对工人、学生的活动进行限制,到1926年10月,国民党平凉当局奉命“清党”,特支工作被迫中断。

1928年初,共产党员任鼎昌奉命到平凉任特支书记,处在逆境中的中共平凉特支,适时转变斗争策略和方式,活动范围由城区转入城外柳湖书院,在省立第七师范秘密开展活动。

不久后,陇东镇守使陈毓耀奉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命令,逮捕了在省立第七师范任教的任鼎昌。4月19日,任鼎昌、韩庄被解往兰州。任鼎昌被捕后,在狱中多次被拷打折磨致病,但他宁死不屈,始终没有暴露组织和同志,于1929年10月,不幸病逝狱中。

从成立到被迫中断,中国共产党平凉特别支部仅存在了一年时间。但在平凉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平凉特支的成立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壮举,点燃了平凉地区的革命薪火,洒下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种子,极大地推动了平凉地区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并为此后平凉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及革命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是一笔极为宝贵的革命财富。

燎原之势始于星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如今,平凉大地已有5928个基层党组织,137644名共产党员。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之奋斗的美好生活正在变为现实,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生态优美、人民幸福安康的图景,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引导中国人民打江山、守江山、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今天,我们如何纪念革命先烈,如何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遗产?最好的回答就是: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迎风奔跑,接续奋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把平凉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让红色基因在平凉大地代代相传,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新闻推荐

平凉市崆峒区宝塔公园北广场夜景(原西

平凉市崆峒区宝塔公园北广场夜景(原西北军官学校旧址)

平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