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怀抱中成长 □木筱雨
“祖国”这个名词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模糊而又清晰的存在。模糊是因为我对祖国了解得少之又少;清晰,是因为我们都时时刻刻在祖国的怀抱中成长。
对祖国有了真正的认识,是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公司派我去了一趟井冈山。此次井冈山红色之旅,不单单是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洗礼,也感受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贫瘠的土壤上,支撑着民族的血肉与骨骼。原来,爱国有慷慨激昂,也有绵绵悲伤。
井冈山的清晨,在朦胧的烟雨中,像镀上了一层仙气,碧绿的山川苍翠欲滴。随着导游的介绍,我开始重新认识这块革命圣地。尽管谁都知道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新中国的起源地,是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出处所在,但我承认,我只是把历史看成了历史,从未思考过历史的传承性和延续性。在导游的亲切讲解中,我慢慢地了解了在艰苦条件下,农村是如何包围城市、农民是如何奋起为家为国而战的。
此行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和对革命老区崇高的敬意,参观每一个景点。在井冈山黄洋界宣誓,更是心潮澎湃。随后参观了大井朱毛故居、小井红四军医院,瞻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一路上我感受着道路的蜿蜒崎岖和雨天带来的不便,但是所到之处,我无不被每件历史实物及革命先辈英勇事迹所感染,一切的不适都烟消云散,脑海中不断浮现电影中革命先辈带领老区人民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动人场景。小井红四军医院旧址是一座古老的二层木楼,十分简陋,颜色呈灰黑色,如浴火后的残体。当年,为了改善红军伤病员的医疗条件,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红军官兵们纷纷将平时发的伙食尾子募捐出来,军民们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在小井建成了这所杉木皮盖的屋面、全木质结构、上下两层共32间的红军住院部,取名红光医院。里面光线很暗,条件更是无法想象的简陋,竹子的手术刀、镊子、山上采的草药等等。可正是这里,医治了许许多多将士,使得他们能重上战场与敌厮杀。了解得越多,我的心里越沉重。
小时候我一边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边听奶奶讲红军长征途中的种种事迹。我家就住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红一军、红二军和红四军会师的途经地——静宁。界石铺红军纪念馆就是保留了当时历史印记的一个载体。毛主席还写过《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静宁在六盘山的西南侧,我就在这样豪迈的诗歌的熏陶中长大。但清贫的生活让我没有时间思考祖国真正的含义,甚至认为祖国离我好遥远,以至于无暇欣赏秀丽的山河,广袤的大地。
我小时候的学校是一个很破旧的废弃村落,教室的窗户都是用纸糊的,大风一刮,四面漏风。冬天,没法取暖,同学们都冻得直哭,即便穿得再厚,也仍免不了挨冻。最害怕打扫卫生,教室内外都是黄土地面,坑坑洼洼,又缺水,没办法洒水。每次扫完教室,同学们就像从土里挖出来的一样,满头满脸的灰,只看见一双眼睛乱转。一间教室,垃圾多,只能用桶抬上三四次,才能完成。直到上了小学三年级,从大城市来了一批有为青年,给我们带来了书包、鞋子、棉袄等,不到半年的时间给我们资助重建了“王湾小学”,曾经的土坯屋被红砖瓦房代替,破旧的桌椅被干净整洁的书桌更换。当时,父母们感激得热泪盈眶,而我只是沉浸在这几位叔叔们的帮助中,对他们给予的物资我爱不释手。那时候我的眼里只有温饱,从未思考过他们为何帮助我们,他们是什么人?
直到我参加工作,加入了党组织,组织找我谈话。对组织的回答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我觉得我的成长是我努力而来的,与祖国没有太多的联系,钱是我自己挣的,工作是我自己找的,学是我自己上的,我找不到和祖国有什么关系。当时区委宣传部部长语重心长地反问我:喜霞,如果没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做强大的后盾,你还觉得你有学可上吗?你有机会挣钱吗?当时的我还不以为然,不过这句话确实是触动了我,这也是我后来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的一个机缘。是啊,如果我们还处在水深火热的战乱年代,恐怕谁都无法想象自己的生活情景吧!
后来我反思了我之所以那样回答,我个人认为,我吃了不少生活的苦。我小时候的生活和现在孩子的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现在的孩子放学后是上各种补习班,而我放学是干各种农活。放学后,我从未思考过如何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只知道我如何能快点割完牛草。放学后,扔下书包,背上背篓,拿上弯弯的镰刀,去田间、地头,去山上割草,到了晚上田埂上的野草白天就被大人们已经割得差不多了,我只能再搜罗一遍。为了能让草割得更快一点,我通常会拿家里磨得最亮的那把镰刀,谁有一把好刀,也会特别让人羡慕,有时刀太快,一不小心,还会割到手,鲜血直流……山上的刺扎穿了鞋底,扎到手也是常事,有时还会被一种草割成血口子,我们就抹一些黄土止血,完了忍着痛又继续割草,手受了伤,也不能割快,但还得继续坚持。
到了夜幕降临时,山上漆黑黑的一片,心里害怕极了。为了能早点回家,我会把背篓下面的草放得蓬松一点,让上面的草尽量多一些,但基底不稳背到半路就会塌下来,又得重新弄一次。最高兴的就是回家受到妈妈的表扬,今天真能干,又割了很多草。遇上好的草,长得茂盛的,有时也会割上沉甸甸一大背篓草,一边走,一边还要歇好几回,才能背回家。有时脚下路滑,还会连人带背篼滚出好远,有时心里也会感到特别委屈。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我上完初中。
2007年,兰京高速从我们村口穿过,这条高速似乎给我们整个村带来了春天。各种机械化农具和先进的思想进入村里,人们开始慢慢地使用机器割草,我才开始告别镰刀割草。村里也来了不少驻队干部,开始一点一点给老百姓讲述发家致富的路子。老百姓顽固的思想也被外来的新鲜思想不断冲击着,少数人思想慢慢发生了转变,用机械化耕地代替了牛耕,大大提升了劳动效率。原来党和政府就时时刻刻关注着我们大西北的发展,想尽办法让农村人也能奔上小康。但那时候的我,整个人像麻木了似的,只是机械性地上学、干农活,日复一日的,只觉得天是天、地是地,天地之间是什么,我没有思考过。
后来,就是这条兰京高速,把我从深山里送出,去了大城市上学。那条高速平坦、笔直,道路两旁矗立着一棵棵威武的松柏,它们手拉手肩并肩恣意生长着,树的下面潜伏着很多羞涩的小草,风一吹尽情地摇曳着自己柔软的身姿,想要为我拂去一路的尘埃。抬起头,我只看到前方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远方,还有自己迫不及待的未来。
真正的开始怀念这里,怀念这条高速路时,是参加了工作以后。2017年,我带着现在的老公回家。沿途经过“会宁会师塔”,也许男人天然对历史感兴趣吧,所以坐上回家的顺风车时,他就和我讲述红军长征途中的各种故事。经过会宁会师塔时,他变得异常激动,他说这是红军北上的一个起点。看到老公这么感兴趣,司机师傅便停下了车,让我们多停留一会。高高的会师塔是由三座“连体”的宝塔结合为一个整体的纪念塔。三座宝塔当然是象征红一、红二、红四这三个方面军,三塔连体象征三军会师。三塔中,中间的一座略高,应该是象征中央红军吧。匆匆地参观了革命纪念馆,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爬雪山的场景不断在我脑海中上演。再加上老公对这段历史的讲解,在那一刹那间,我觉得我很渺小。在红军的苦面前,我的那点苦算什么呢?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和平年代、幸福生活。
回来的路上,我望着蜿蜒的山川直冲云霄,浩浩荡荡的黄河水,惊涛拍岸,前方的道路更是四通八达。那一刻,我虔诚地拥抱了我亲爱的祖国,原来我一直在祖国的怀抱中长大!
您好,祖国母亲,我很高兴能成为您的儿女,也为能有您这样的母亲而感到骄傲,也请您包容儿女的无知与浅薄。
新闻推荐
为扎实推进静宁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顺利完成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目标任务,5月11日,静宁县召开党政机关第一、二批节约型...
静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静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