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新视觉】崇信:发展牛产业 过上“牛”日子
打造牛文化主题旅游景点。
崇信县盘活废弃窑洞资源,发展起了窑洞养殖。
农民在牛产业合作社就近务工就业。本组图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摄
崇信县是全国肉牛养殖传统优势发展区,近年坚持把红牛产业作为加快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按照打造平凉红牛核心区的定位和“塬果川菜整县牛”产业全覆盖目标,研究制定红牛产业发展规划和加快发展窑洞养牛工作的政策文件,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牛产业发展资金,从基础建设、规模养殖、饲草种植等方面重点扶持,对农户当年每改造1孔窑洞并饲养红牛3头以上的,补助1万元,有效调动了群众发展红牛产业的积极性。
崇信县通过创新驱动、全链拉动、品牌带动,使牛产业总体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高、效益凸显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1.5万头。通过成立红牛公司和红牛协会,建立兰州大学绿源牧草公司科研工作站、红牛繁育场专家工作站,引进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俊亚团队等一批高层次人才,选派了一批科技特派员和红牛服务队,培养了当地“土专家”“牛状元”,为牛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养殖过程中,崇信农牧部门发动龙头企业养、大户养和群众家家户户养,建成锦屏镇姚洼—平头沟、黄花乡凉水泉—高年等5个窑洞生态养牛示范带,累计改造废弃窑洞821孔,饲养红牛3500头。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窑洞养牛与农耕文化、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打造了以牛文化为主题的“农耕部落”旅游景点,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多元发展的新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新闻推荐
本报崇信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赵亚楠)刚刚跨进春天的大门,崇信县锦屏镇于家湾蔬菜基地的温室大棚内就已经热闹起来了...
崇信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崇信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