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合作社 强村富民有实招

四川农村日报 2021-06-12 06:53 大字

村民们正在搬运香桃。

□陈星颖 特约通讯员 周汉兵 文/图

“土地流转每亩700元,再加上年底土地分红、合作社就地务工等,一年收入超过2万元。”初夏时节,笔者来到南充市高坪区长乐镇灯高山村,村民陈粉蓉一边采摘桃子,一边高兴地介绍说,几年前,她将家中的田地流转给合作社,成了产业工人。

灯高山村几年前还是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 359 人,占全村人口近半数。与当地许多摘掉贫困帽子的农民一样,陈粉蓉一家的改变始于村里引进合作社,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

“自从村里有了合作社,我们自家的土地不愁了,资金不愁了,还有了务工渠道,每天都能看到收益。”摆脱贫困的陈粉蓉兴奋地讲述着这两年的变化,“合作社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几年前,灯高山村党总支书记姚邦齐发现村民一年到头就围着几亩地转,“靠天吃饭、赖地穿衣”,几乎没什么收益。2017 年,他与村委会商议后,决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业主+农户”模式,带头成立合作社,争取帮扶单位的资金支持,同时,采用“土地入股+资金入股+产业周转金”的运转模式,大力开展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

起初,陈粉蓉跟大部分村民一样,不愿把土地交出去,姚邦齐与村委会干部们一起耐心给村民们算增收账:土地流转后,年轻力壮或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可以外出务工,缺乏技能的,可以吸纳进合作社务工,工资日结,做一天就有一天的收入……

“土地交给村上集体管理后,家里两个儿子就去了外地打工,我和老伴平时就在合作社产业园施肥除草,每天有几十元收入,还能顺便照看两个孙女,确实省心了不少。”陈粉蓉说。

看到了效益,村民们也渐渐有了信心。2017 年,全村 200 余户村民、400 余亩地全部完成土地流转,加上村里开荒出来的土地共有1000 余亩,其中 800 亩种植青花椒,500亩种植香桃,其余耕地用来发展优质粮油产业。

“合作社有效整合土地、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一条龙服务,村民只管学技术、收分红,其他烦心事就会少很多。”姚邦齐介绍说,眼下该村合作社500亩的香桃产业园喜迎丰收,产量约50万斤,产值将达200万元以上。

今年以来,合作社在原有的分配机制下,又创新机制,采取了集体资产折资入股,丰产期前6年村民保租金,丰产后除去前期投入按土地分成等模式,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当地还把目光投到“产游联姻”上,依托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生态采摘、休闲娱乐等乡村旅游,让村民们通过吃“旅游饭”增加收入。

新闻推荐

南充市食药检所药品安全宣传进社区

为深入推进“药品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6月5日,南充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携手顺庆区舞凤街道办深入开...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