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赋诗一首 “高山”之名传千年

绵阳日报 2021-06-06 07:27 大字

▲航拍镜头下的负戴山(高山公园)

▲半山腰的亭子和休闲长廊

负戴山现名高山公园,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五指山脉南尾端的盐亭县城西边,弥江河西岸,海拔653米,面积33.3平方公里,山上林荫蔽日,万木葱茏。北周置高渠郡县,治所即位于高山之南。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到盐亭游览,杜诗《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写道:“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这或许正是负戴山又名“高山”的由来。

□彭加卉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毅胥江文/图

县城边的森林公园

高山公园山虽不高,但在盐亭人心目中,确实是一座名山。每当黄昏时分,人们便登上负戴山的一个山头,在山头亭子里的条凳上聊天休闲,放眼望去,整个盐亭县城尽收眼底。

从山脚前往山顶,经过一座牌坊,上书“高山公园”。牌坊两侧,分别题有杜甫和文同的诗句。攀登负戴山,沿路可以一直走到山顶的电视转播站,不过对于喜欢徒步攀登的人来说,更喜欢在林荫步道上漫步,体验大森林的清新空气。步道沿途还建有休闲座椅以及十多个亭子,是盐亭县城居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与其他城市的公园不同,整个公园依山而建,作为国家森林公园,高山公园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森林面积达1500亩,园内植被丰富,柏、樟、杨高大挺拔,森林覆盖率达99.98%。

在半山腰的一块平坝,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

张嵘斩蟒的传说

盐亭当地流传着“张嵘斩蟒”的故事。据传,南北朝时期河南洛阳儒士张嵘,字峻夫,少时苦读诗书,通晓经史,深悉时务,不染世俗。张嵘于隋朝初年漫游到盐亭办学,一次登负戴山,遇一老太悲啼,他上前询问原因,老太说:“山中井内有巨蟒,每年必须以童男童女祭祀,现在轮到我家了,我该怎么办啊?”张嵘说:“不要忧虑,我一定去除掉此孽!”张嵘带领人前往,果然看见一条巨蟒,张嵘仗剑趋斩,巨蟒逃到洞底隐匿。张嵘取土石堵死洞门,将蟒困死于洞内,除去了蟒害。此后的一天晚上,张嵘梦见神仙对他说,因他有功于盐亭人民,封他为盐亭本县土主。此事传开后,隋文帝钦派使臣,赏给张嵘一件紫袍。后来,张嵘领受紫袍之山被命名为“赐紫山”,着紫袍的山垭被命名为“着紫垭”。

张嵘去世后,葬于负戴山。当地人告诉记者,山顶原有一座纪念张嵘的庙宇,但后来被毁。

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曾在山顶修建“峻夫亭”。

张献忠曾在此扎营

《盐亭县志》记载,张献忠过盐亭,曾在盐亭县城驻军扎过营盘。据载,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领大军数万人,一路斩将夺关,直奔盐亭县而来。当地县官闻讯,携夫人、亲信逃走,城里的百姓也扶老携幼到处逃亡。张献忠的大军果然很快到达,前哨军士刚刚走到北大街,就看到一名男子匆匆忙忙往一条小巷里跑,军士追上去捉住此人,张献忠看了问道:“绑的是什么人?”被绑者痛哭流涕答:“启禀大人,小人姓张,家住在县城北街,只因家有八旬老母卧病在床,小人实在不忍心丢弃老母逃走。大王可杀我,千万别伤害我母亲……”

张献忠带上被绑者前往他家,发现这人所说都是真的,于是感慨:“我张姓还有这样一个孝子。”张献忠亲手给这人解绑,并赐给他一面红色小旗,上书“张”字,叫他插在自家门前,这人万分感谢。此后,军士们见到这面小旗都不敢冒犯。城中外逃的百姓知道此事后,都模仿制作“张”字小红旗插在门前。

为了让百姓不受惊扰,张献忠后来将营盘转移到县城北面紧挨负戴山的一座小山上驻扎,后来,人们都把张献忠扎过营的地方叫做“营盘山”,可能由于历史久远,此山后又被人称作“云盘山”。

新闻推荐

盐亭法院 增殖放流2万余尾鱼苗

本报讯(卫星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赵利宾)为贯彻落实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政策,保障渔业资源稳定可持续利用,助力生态环境保护,近...

盐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盐亭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