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治理“失控”“示范村”的尴尬何解?
扫码阅读
时 评
□余志勇
5月6日,新华社刊发文章报道了两个“优秀示范村”遭遇的尴尬:未经处理的污水溢流入河,河内垃圾漂浮,农民自家建了厕所却不敢用……这一切发生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所属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的“全国文明村”河口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霍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纵观报道中所展现的图文,村民房舍,村庄绿化、村舍整洁、道路宽敞,“美丽乡村示范村”可谓是实至名归。然人工湿地与排污管道内存大量污水,污水入河垃圾漂浮;两处污水处理站不同程度存在设施年久失修、日常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又让“示范”二字十分尴尬。美丽乡村邂逅治理“失控”,原因何在?又当何解?
乡村治理不仅要维护乡村秩序,还要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乡村共建共治共享。保持干净整洁的村貌,是美丽乡村的起点。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就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现,在该村距离污水处理设施稍远、生活污水没有接入污水处理站的一些村民,虽然在家里建了卫生厕所、化粪池,也饱受厕排污水何处去的困扰。究其原因,污水处理设施重建设、轻管理,部分污水处理站长期“睡大觉”“晒太阳”,造成了“最后一公里”的阻碍。
品质决定价值与高度。实现乡村振兴,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既是重要内容,也是重要基础和保障。这不仅需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更应“软硬”结合、内外兼修,实现外在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无论是“全国文明村”还是“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无论是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还是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抑或是后续的治理跟进,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地制宜是关键,需要将当初“激情”递延,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任接着一任干,让美起来、好起来得以持续。
乡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乡村美不美,事关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讲究的是一个“实”字。在新的环境条件下,遇见“善治”遇见美丽乡村,让群众参与、效果让群众检验、成效让群众受益,广大农民才会更有获得感、更具幸福感,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愿“优秀示范村”的尴尬不再有。(作者单位:北川县委组织部)
征稿邮箱:52496566@qq.com
新闻推荐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川的绣娘们要为党送上一份“生日礼物”,以共绣党旗的形式表达同心向党的美好祝愿。绣娘们...
北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北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