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求幸福”“谋幸福”的“大故事”
热剧
——评广播连续剧《幸福密码》
□唐小林眉山市广播电视台新近创播的三集广播连续剧《幸福密码》,在不到80分钟的时间里,于明暗交织的叙述线索中,围绕一个家庭、一对恋人、一个乡村的“小故事”,以鲜明的艺术特色,厚重的历史和现实内容,直击人心的艺术力量,讲好了一个“求幸福”“谋幸福”的中国乡村巨变的“大故事”,叩响了时代的主旋律。
故事发生在四川的幸福古村。早先的幸福古村其实并不幸福,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古道幽幽,流水潺潺,是改革开放之初拍摄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外景地。过去,这里流传的更多是关于“贫穷”的故事,以老村主任郝青山为代表的老一代农民和以赵小强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都因为“穷”而被恋人、被妻子抛弃。幸福古村,这个不断上演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也是被“幸福”遗忘的角落。斩除“苦根”,告别“穷日子”,过上体面的生活,成为几代村民的梦想。过去,郝青山带领村民搞商品经济,开发甜橙一号,奠定脱贫致富的基础。而今进入了新时代,郝青山的女儿现任村主任郝幸福,又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在驻村第一书记王枫等人的引领和帮扶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用新观念、新思路、新作为培育新农民,发展新农村、新农业、新业态,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的同时,也解开了郝青山大半生的“心结”,与天各一方的银杏奶奶破镜重圆。
《幸福密码》之所以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广播连续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它植根于历史和人性的深处,解码“求幸福”的根源。银杏奶奶从未在三集连续剧中露面,她只是在叙述者田橙橙、赵爷爷等人的讲述中出现,她隐匿于幕后,却牵出整个幸福古村久远的历史,这既是贫穷的历史,更是苦难人性的历史。这段历史的主角看似幕前的郝青山,实则更是不在场的银杏奶奶,她比郝青山更饱经生活的挫折与沧桑,也更深地寄寓了创作者的同情与理解。她为了“求幸福”两次选择的“出逃”,都是被“贫穷”逼得无路可走的选择,而“出逃”不仅使她自己,也使郝青山失去了“爱”与“被爱”的权利,情感与家庭破碎,双双陷入精神的煎熬,“求幸福”而不可得。后来,银杏奶奶选择了“回归”,但她多次以各种方式“回家”的行动,都遭到郝青山的拒绝。最后她为“幸福一号”捐款的笔迹,才深深地唤醒了郝青山深藏多年的柔情,前嫌尽释。
银杏奶奶的“出逃与回归”,成功地诠释了消除贫困是每个村民得到尊严、获取幸福的根源。爱与被爱是人性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的基本权利,更是幸福生活的关键密码,而这一切都是建筑在温饱和小康生活的基础上的。
二是,它站在现实和理想的高度,解码“谋幸福”的源泉。银杏奶奶的“出逃与回归”,不仅串连起幸福古村的“历史”,也串连起幸福古村的“现实”与“未来”。同样“出逃与回归”的新一代农民赵小强的命运,村里“好几个”四十好几还打着光棍的男人的现状,更是强化了这种串连。郝青山的心结,不只是藏在他个人内心深处的“心结”,也是以赵爷爷为代表的全村人,以郝幸福为代表的现任村干部,以王枫、谢宁为代表的驻村第一书记们共同的“心结”,并转化为他们为全村父老乡亲“谋幸福”的不竭动力。
它在短小的时空里,通过声音和听觉的艺术,浓缩和展示的既有政府+企业+村民这样三方合作、集体发力、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又有对互联网+经济这一升级发展模式的试验;既有对古村农耕文明、茶马古道、大雅文化的深度开掘、现代转换,又有对湖光山色等自然景观的精心打造;既有对郝青山、郝幸福等村干部一心为民、大胆开拓形象的塑造,又有对扶贫干部、驻村书记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动人写照;既有对打工返村二次创业报效家乡现象的反映,又有对当代大学生心系农村投身广阔天地建功立业远大志向的描绘,还有对“二杆子”等心存疑虑、等待观望的农民的带动和改造……这些母题的多声部合成,奏响当前中国农村改革的最强音。
三是,它以鲜明的艺术特色,解码广播剧如何创新。《幸福密码》成功背后隐藏着的一个重要秘密,不只是它切中了时代的重大主题,更主要的是,它使这一主题经由“人性”的温度,在最日常的家长里短中拥有了肌肤、血肉和体温,贴近了村民们生活的里子,抓住了他们生活和生命中最关心、最心疼、最柔软、最深入的部分,从而可亲、可感、可接收。这得力于创编人员对时代精神的准确领悟,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对人物性格的精确把握,对广播剧艺术的熟练掌握和娴熟运用,剧本写得好,“说得也好”。
广播剧是“说”的艺术。《幸福密码》的人声、声响、音乐都紧扣主题,切合人物身份、性格,尤其是郝青山、郝幸福、赵爷爷、二杆子等几个主要人物的声音拿捏有度,颇见功力。主题曲首尾照应,结构完整。正是这些要素,使《幸福密码》艺术特色鲜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允浩)“食堂的菜品多,干净卫生很实惠!”近日,东坡区大石桥街道高灯社区邻里食堂正式开业,为社区居...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