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吃上“旅游饭” 家门口风景变“钱”景

陇南日报 2020-11-04 00:34 大字

杨店镇灵官村陈家沟社一角

本报记者马丽红

雨后初霁,从两当县城出发,绕过几道山弯,一条水泥路蜿蜒进村,路两旁不知名的黄色小花在秋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山上红色、黄色、绿色的树叶五彩斑斓,斜阳穿过枝叶,洒下绰绰光影。

不一会儿,一个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进入视野——两当县杨店镇灵官村陈沟景区到了。

陈家沟,是杨店镇灵官村的一个社。以前,迫于生计压力,很多村民外出打工,破旧的房屋、泥泞的小道、乱堆的柴草……让整个村子看不到活力。

近年来,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陈家沟社立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入选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风景,在陈家沟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处处可旅游、家家增收入。

“要发展旅游,基础设施要跟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陈家沟社的基础设施,对24户农户的自住房进行改造,统一了风貌,联户路面硬化也是宁绕一庄不漏一户,农户院落硬化没有落下一户一人。”杨店镇党委书记朱晓凯说。

走进陈家沟,首先看到道教文化广场,广场对面是乡村舞台,再往前走几步,可以看到乡村图书馆、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观景台、观景步道及3公里的旅游环线路,新建的滑索上传来游人开心的笑声,村内随处可见农家客栈和农家乐,村民房屋外墙上张贴的五星红旗在白墙和蓝天的映衬下格外耀眼……

“面子”功夫做好了,“里子”也要得到提升。

既要有光鲜亮丽的“面子”,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更要有干净有序、宜居舒适的“里子”,让文明深刻镌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增加乡村文明的底色与厚度。

为了让美丽乡村建设更具活力和持久性,助力乡村振兴,杨店镇还因势利导,着眼长远,深入开展美丽农户评比,激发群众自我维护、管理积极性,形成了美丽乡村人人共建、人人共管的良好氛围。

换上“艺术装”,吃上“旅游饭”,陈家沟人的日子真的富起来了吗?

为了让更多的城里人愿意到乡村来旅游、消费,灵官村近年来不断发掘本地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村里和一些企业合作,打造樱花园、采摘、旅游、住宿等为一体的发展模式,让产业更兴旺,设施更完善,游客更满意,村民更富裕。

“今年,村上拿出80万元改造提升陈家沟农家客栈13家,新建农家乐2家,打造民宿3家,这些都由合作社统一运营。除原有的采风创作基地和陶艺培训班外,8月份甘肃石梅轩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陈家沟文旅写生基地在陈沟景区正式挂牌,为景区增添更多人气,带来更多游客。”灵官村党支部书记曹宗孟说,“目前,农家乐营业收入已超过10万元,等清洁流域项目完工后,陈家沟将从美丽乡村向乡村旅游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陈玉芝的两个女儿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她和老伴两个人。今年,他们把家里闲置的院落入股到合作社开办民宿,自己闲暇时还可以做些拿手的当地美食,增加收入。

“去年我们举办的乡村文化旅游美食节上,除了本村和本镇的人外,还吸引了很多其他乡镇的人来陈家沟摆摊销售特色美食和土特产。以后,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我们计划在陈沟景区设置公共摊位,村民就可在此经营餐饮生意,带动村民增收。”杨店镇党委副书记左晓金说。

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村民来说,乡村旅游拓宽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假以时日,将孵化出越来越多的“美丽经济”,带动村内经济有序发展,实现村民增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本版图片/马智泉靳淑敏王旦摄

新闻推荐

两当西坡镇:蛋鸡养殖铺富路

本报通讯员杨志博走进两当县西坡镇西坡村绿源家庭农场,工作人员正忙着包装从村民家中收购的绿壳鸡蛋,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两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两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