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为美好生活添动力 “十三五”成就宣传系列报道之三

陇南日报 2020-10-21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张卓宁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市体育事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现跨越式发展,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逐年提升,体育产业稳步发展,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群众体育工作亮点纷呈

近年来,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每年8月8日的“全民健身日”活动在全市已成为重要节点,全市每年开展各类体育活动300场次,经常参加锻炼人数达120万人次。

——“十三五”以来,全市建成体育场8个、体育馆3个、游泳馆1个、全民健身中心4个,新建奥运火炬体校,改建体育场2个。

——五年间,全市195个乡镇实施体育健身工程2400个,预计今年10月底建成社会足球场地37个,建成健身步道2条。

——建立市级体育总会10个,市级单项协会和俱乐部23个,县区级单项协会82个、俱乐部48个;发展城乡晨晚健身站点及群众体育组织1364个;培训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4758人。

各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乡镇,因地制宜、创新体制、开展活动,两当县自行车邀请赛、成县渔乐农庄全国钓鱼邀请赛等赛事,这些品牌赛事的成功培育,为全市体育事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竞技体育工作喜结硕果

近年来,陇南市竞技体育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项目布局逐步调整完善,在全市训练运动员220多名,开展的训练项目有乒乓球、游泳、田径等9个大项。

——省十三届运动会上,陇南市118名运动员参加了篮球、跆拳道等8大项目的比赛,共获得16.5枚金牌、9枚银牌、14.5枚铜牌,5人多次打破省纪录,金牌榜名列全省第10名,总分榜名列全省第9名。

——省十四届运动会上,陇南市320名运动员参赛,共获得17枚金牌、22枚银牌、16枚铜牌,为陇南市参加省运会最好成绩,其中7个代表队、31名运动员、9名裁判员分别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在“十三五”期间,陇南市组织代表队参加全省各项目青少年锦标赛,摘夺奖牌累计:金牌92枚、银牌107枚、铜牌128枚。

“十三五”以来,陇南市体育馆、游泳馆累计承办各类赛事130余次,接待健身群众46万人次,培养训练各类体育人才2万余人。在抓好场馆管理运营的过程中,把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抓住寒暑假免费开展青少年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冬夏令营活动,每年参加青少年人数达到3000人次,长期坚持训练达到800人。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两当西坡镇:蛋鸡养殖铺富路

本报通讯员杨志博走进两当县西坡镇西坡村绿源家庭农场,工作人员正忙着包装从村民家中收购的绿壳鸡蛋,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两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两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