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岁月

宜宾晚报 2020-08-12 23:58 大字

“哟呀,嗨哟嗨、嗨哟嗨、嗬嗨……”十几名上身赤裸,穿着短裤,腰栓纤绳的汉子拉着一艘十余吨载重的大木船,喊着整齐的纤夫号子,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起向着上游用力前行,只为对抗巨大浪花冲击以及逆风的干扰。他们会加大前行的步伐和力度,他们如此用力拼命前行,以至于额上青筋直冒,身上汗流浃背,身子骨几乎弯得快与地面平行。他们拉纤的时候,双脚踩着坚硬的鹅卵石躬身前行,几乎一步一把汗水,艰难地向前爬行,直到船只顺利通过险滩驶入平缓水面……

“这就是当年纤夫们在江边拉纤时的场景和缩影,而有些纤夫第一次在腰间系上纤绳时,尚不满十二岁,而且,一拉就是几十年。”宜宾航运老水手感慨地说。宜宾大江水上文化可能与名噪一时的宜宾川剧有关,都凝聚着无数在江上漂泊者的汗水与泪花。纤夫的号子声犹如川剧中的高腔和锣鼓,需要一起发声、发力,必须步调一致,才能唱出有韵味、有节奏的川剧高腔来。这种比喻到底恰不恰当,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地去纠结和讨论,但文学艺术都来源于生活,一种好的文学形式、一曲好的曲目,之所以能源远流长,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此话不无道理。

百年前的宜宾码头商业圈源于不停地流淌的岷江、金沙江、长江之水,不停流淌的三江水像三条放荡不羁的巨龙。船上的人儿累了就在江边河畔歇脚上岸。倘若将时光回溯百多年前,老城区沿江的大街小巷可是宜宾最繁华的商业地段。据说,当时每天都有大量满载货物的船只,沿着云南昭通盐津等各个方向,顺着江流而来。商贩们顺利到达宜宾这个风水宝地之后,先是进城逛街消费,喝茶摆龙门阵、进川剧院听听川剧,享受一下生活,然后住进江畔河边的客栈。那个时候的客栈、会馆星罗棋布,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格局,外来的马帮客人在栈房街、走马街、马掌街等街道进行集市交易,不少外地商人尤其是云南、贵州等一些外地商人前来宜宾经商,运来了大量的中草药材、茶叶、山货等,返回的时候又捎带上盐和布匹等货物,也运回了更加幸福美好舒坦的生活。

曾经,在缺少跨江大桥的年代里,渡轮是连接三江六岸的重要交通工具,就仿佛像今天街上的公交车。“家住在宜宾南岸的市民要去上江北,那他们得先乘坐渡船渡江到达洞子口码头,再继续乘坐渡船渡江,在安阜码头上岸。想去下江北,那还得从合江门码头出发,经过白沙湾、磷肥厂、南广河、马鞍石等渡口渡过长江。”凭这些简单的介绍,就勾勒出了宜宾主城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上交通航运线路图。

“当时市区内的横渡都由宜宾航运公司管理负责,包括泥溪、安边、李庄等航线。南溪、江安、泸州、重庆就得靠重庆的轮船公司了。”老水手表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宜宾80%以上的客货运输,都是通过水路交通完成的。毫不夸张地说,水路运输是当时宜宾的交通命脉,“城为水建、水为城兴”,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宜宾航运公司的客运虽止步于李庄,但货运轮船却驶到了上海,贯通了万里长江第一城。

青山绿水,大江东去。宜宾三江横渡见证了宜宾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再加之交通运输的普遍发展,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崛起和强化,如今江面上的货轮却越来越少了,在小南门大桥、戎州桥、中坝桥、长江大桥等一座座跨江大桥建成的同时,渡轮也淡出人们的视线。随着2019年1月30日南溪仙源长江大桥通车,大江上已经难以觅见渡轮的踪影。

再见了!曾经的渡轮,曾经的岁月……

新闻推荐

直播“带活”创业路

“大家上午好,今天希芸新水漾保湿液又到一批新货啦,欢迎大家积极选购……”5月8日,记者走进广河县电商孵化园三楼,马热哈麦正...

广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广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