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新关注】东乡 产业有赚头 生活有奔头

甘肃日报 2021-04-09 04:49 大字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夕阳西下,金灿灿的阳光照耀着蜿蜒流淌的洮河,沿着干净宽阔的河畔大道,东乡县车家湾乡马脊梁村村民马洒力哈,骑着摩托载着妻子马发图麦高高兴兴地下班回家。

前些年,住在半山腰的“马脊梁”,马洒力哈夫妻俩咋努力,幸福日子的“马”就是跑不起来。

3月初,记者见到马洒力哈时,他讲起了曾经生活的艰难:“住在山上的日子难呐,我俩一年到头就为21亩地忙,雨水好了,玉米、洋芋收成还好点,一旱起来,就得为一年的生计发愁。儿子上学骑车送下山得一个小时,后来送到达板镇的亲戚家寄宿,我们俩出去到江苏打工,也没办法照顾。”

如今,夫妻俩就近打工,婆婆在家做饭,儿子放学归来,一家四口在温暖的新房里吃饭。迎来这种梦寐以求的生活,都得从他们一家去年年初搬进东乡县沿洮河经济带安置小区说起。

沿洮河经济带位于兰州市半小时经济圈内,自2019年全面启动建设以来,东乡县通过安居工程、市政道路、地下管网、生态治理、文教卫生公共服务、劳动密集型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引导群众下山入川、出山进城,斩断“穷根”,致力打造一条东乡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实现永续发展的乡村发展新路径。

洮河河畔,55栋全新住宅楼拔地而起,其中10栋楼基本达到搬迁入住条件,586户村民走出大山,搬进了楼房。

“刚搬进安置小区,儿子上学更方便,我们可以接到身边照顾,可我也担心没处去挣钱。”马洒力哈说。妻子马发图麦补充说:“外地工作不好找,家里的田地也不能撂荒,搬进新房倒好,没有钱,日子没法过。”

很快,方大集团在沿洮河经济带投资建设的方大丽明纺织工厂、方大通特新材料公司、金银花产业园投入运营,大量的用工需求吸引了马洒力哈夫妻俩这样的“新居民”。

“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我们集团在东乡县实施的一系列项目,更多的是‘授之以渔’,把村民们嵌入到现代产业发展链条中来,成为产业工人,做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方大集团丽明纺织项目部负责人郭启说。

现在,马洒力哈夫妻俩都在方大丽明纺织工厂工作,每人每月有了31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

“有工作,有收入,咱农民过日子心里才安稳,才有盼头!”马洒力哈笑道。

生活有了奔头,更要过得有滋有味。

土炕变新床,柴火灶变燃气灶,土厕所变新式卫生间……从龙泉镇荒山村的土坯房搬进新式小区,马中珍感受到生活彻底变了。

“家里大得很,三室两厅两卫一厨,”马中珍兴奋地领着记者参观新家,指着厨房的燃气灶说着,“家里还是第一回用燃气,政府和燃气公司协调,一次性给我们充值1200元,冬天用燃气、热水特别方便,还有了水冲式厕所。”

让马中珍一家下定决心搬进安置小区的,还有便利的医疗教育条件。

“以前住在山顶上的就我们一户人,下山一个来回得两个半小时。现在孩子们大了,上学不能耽误,搬下来,孩子们未来就有希望。”马中珍说道。

迎来新生活,马中珍也有了新身份。现在她被安排在安置小区的公益性岗位,负责一栋楼两个单元的卫生清扫。每天来来回回在小区里工作,她发现如今农村人的生活着实不一样了。

走进楼下超市,手机一扫,就能买菜买生活用品;燃气公司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教老人们使用壁挂炉、燃气灶;家家户户自觉把垃圾扔进公共垃圾桶,门前清扫得干干净净;社区微信群里,便民招聘信息、天气温馨提示、文明行为“红黑榜”随时更新……

搬迁安置涉及的是全县各乡镇村的村民,大家聚在一起开始新生活,更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积极引导。为此,县里抽调各乡镇的33名干部在社区展开协调工作,帮助他们解决新居生活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尽快让他们适应社区生活。考勒乡干部冯自俊说,“最近我们主要是到各家各户上门宣传普及安全防护意识,很多村民文化程度低,对一些上门推销甚至诈骗的行为辨识度不高,容易上当受骗,所以我们及时给村民宣讲政策和案例,帮助大家提高警惕,识假防骗,真正过上‘安居’生活。”

产业有赚头,生活有奔头,东乡群众正阔步迈向乡村新生活。

新闻推荐

扶贫车间让群众迈上致富路

近年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在乡镇建立针织产品、服装鞋帽、食品加工等扶贫车间,通过“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农...

东乡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乡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