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多举措推进农民工输转就业

民族日报 2020-05-24 16:26 大字

本报讯(记者马茹萍通讯员马建祥)今年以来,临夏州紧盯“6月底前全面完成脱贫攻坚重点任务”的时间节点,多措并举,全力推动农民工输转就业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多点发力,做实有组织输转。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临夏州采取“门到门、点对点、一站式”输送方式,累计输送95批次共9443人外出务工。主动对接打造劳务基地,先后签订4.7万个劳务用工协议。落实就业扶贫奖补政策,截至5月上旬,全州共落实劳务输转奖补及企业稳岗返还资金2068.3685万元。

坚持内部挖潜,多举措扩大就地就近输转。全力扶持创业自主就业,至5月上旬,全州共为54127名创业人员和18家中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1.7962亿元,带动11.17万人实现就业。指导扶贫车间用足用活各类扶持政策吸纳就业,截至目前,全州新建扶贫车间22家,累计达266家,复工249家,复工率达97%,吸纳就业819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119人。培训扶贫车间从业人员7038人,落实补贴1646.81万元。结合州内重点项目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目前,全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吸纳就业2.6万多人,其中贫困劳动力6818人。抢抓碧桂园帮扶东乡县、中建公司帮扶康乐县、金川公司帮扶积石山县等中央、省上大中型企业帮扶临夏的机遇,组织2236名贫困劳动力到帮扶企业实现就业。组织开发公益性岗位保障兜底就业,先后开发公益性岗位8808个,其中临时公益性岗位3788名、乡村公益性岗位5020个。

坚持典型引领,以点带面,保障易地搬迁点劳动力充分就业。组织专门工作力量排查易地搬迁安置点劳动力,分类建立培训、输转台账,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的措施,做到应培尽培、应输尽输。截至5月18日,全州157个易地搬迁点14699户中,已实现就业劳动力20078人。

坚持协同推进,细化措施,推进东西协作促进就业。以强合作、抓对接,强举措、抓落实为重点,早对接、早落实、抓保障。截至目前,累计向厦门输转589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133人,帮扶就近就业7600人,第三地就业2212人。

新闻推荐

母亲河畔最美的风景 刘家峡库区沿岸生态绿化见闻

图为生态绿化造林点初夏,刘家峡库区一碧万顷,蓝天、白云、青山倒映在水中。从水库东南岸海拔2100多米的大庙山向下望去,脚下...

东乡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乡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