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童学新语 欢声响彻大凉山
越西县瓦曲觉乡河西呷多新村幼教点的两名辅导员正在为开学做准备。
孙建英小朋友。
越西县大花乡瓦尔村幼教点辅导员魏玲展示学前学普教材。
核心提示
凉山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教育事业发展比较滞后,学前教育更是短板。为着力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孩子“语言关”问题,在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广东省佛山市等的大力支持下,凉山州从2018年起启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围绕脱贫攻坚义务教育有保障底线任务,确立了“听懂、会说、敢说、会用”目标,分步分类推进,力争通过3年时间,实现具有正常学习能力的3-6岁学前儿童(含7岁未接受义务教育儿童)能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此计划预计将惠及凉山州50余万学前儿童。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叔叔!我叫孙建英,今年4岁了。我家就住附近,今天来幼儿园玩。”在越西县大花乡瓦尔村幼教点,住在附近的孙建英小朋友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热情地向记者打招呼。
越西县大花乡瓦尔村幼教点是利用村活动室改建的。这里校舍干净整洁,桌椅、电脑、电视、饮水机、教辅工具、幼儿绘本等教学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幼教点“学普小喇叭”定期播放儿歌、故事等,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学习普通话。
瓦尔村幼教点仅是凉山州学前学普行动的一个缩影。5月初,记者来到凉山,实地调查了两年来当地开展学普行动的进展情况。
村幼教点
引导孩子学说普通话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凉山州3069个村幼教点开学在即。
近日,越西县南箐镇白泥村的阿里拉布早早赶到幼教点,了解学校准备开学的情况。现年31岁的阿里拉布和爱人常年在北京、湖北等地打工,在外出打工过程中,她了解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
“我家里有5个孩子。这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在彝语环境中长大的,连汉语都说不太清楚,更不要说普通话了。”阿里拉布说,“幼儿园开办起来以后,我就把孩子交给了老师。”
阿里拉布最小的两个孩子在附近的白泥村幼教点上学。他们在幼儿园学到如何用普通话打招呼、礼貌用语,怎么打理自己的个人卫生等,回家还会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南箐镇中心校副校长潘文祥介绍,白泥村幼教点共招收3—6岁学生30个,覆盖了全村所有适龄儿童。“我们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教会孩子讲普通话为主,同时要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到这里的孩子好多除了会叫爸爸妈妈以外,基本上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通过慢慢沟通、慢慢教学,引导孩子们融入学习普通话的氛围,他们的普通话慢慢就会有进步。”
“一村一幼”
家校联动积极性高
教学活动需要有固定的场所。2015年10月,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凉山学前教育发展,创新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凉山通过统筹整合村委会活动室、富余校舍、闲置村小以及租用民房、新建校舍等方式,设立村级幼教点,最大化利用教育资源,为学前学普行动试点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越西县瓦曲觉乡河西呷多新村幼教点去年刚新修了宽敞明亮的教室,56名适龄儿童在这里接受学前教育。
“普通话讲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孩子们今后上学、就业等。我是学教育专业的,因为喜欢跟小孩子在一起,为了帮助孩子们提高普通话水平,所以选择了这份工作。”河西呷多新村幼教点辅导员汪健说。这名来自会东的姑娘,2016年3月通过招考进入这个行业,从此便爱上了这份事业。
“由于这段时间没有开学,我州正在开展‘学普小喇叭’活动,解决疫情期间孩子们在家学普巩固难的问题。通过各个村的‘村村通’广播,播放学普音频节目,比如儿歌、故事等节目内容,让孩子们跟着喇叭学习。我们还要求幼教点辅导员建立家长QQ群、微信群,把音频资料发送到群里,由家长给孩子们播放,同时让家长参与到这项活动中,确保孩子们学普不掉队。”越西县学前学普办工作人员杨显君说。
记者从凉山州学前学普办获悉,自学前学普行动开展以来,州县市加大财政投入,全州85%的幼教点实现通网,93%的幼教点有4G网络;配齐了 电 视 机 、播 放 器 等 必 需 教 学 设施。“现在对于孩子上幼儿园学习普通话,家长们都很积极。一方面,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生活有保障;另一方面,我们提供了一个普通话的环境,有利于他们学习。此外,孩子们还能够在幼儿园里学到好的行为习惯。”布拖县木尔乡叶尔村中心小学校长吉刘此哈告诉记者。
整合力量
提升学普教学质量
“我是喜德县人,毕业于西昌师范校的幼教专业。2019年布拖县面向全省招录160名幼师,有300多人报名,我就是其中之一。”在布拖县木尔乡永格斗村幼教点,辅导员阿说阿加莫告诉记者。在学前学普行动中,孩子们都会学到什么课程呢?“我们主要从幼儿教育的5大领域,即美术、社会、科学、语言、健康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孩子们学习普通话。针对普通话教学,每周我们还会撰写针对性的课程教案。”阿说阿加莫说。
“在布拖,我们要实现所有3—6周岁的幼儿都要入园学习普通话。”布拖县教体科局教工委副书记杨朝斌告诉记者,“布拖有190个行政村,一个班按照两名辅导员的标准配备,就是380个辅导员。但我们现有680多名辅导员,是因为存在‘一村多幼’‘一点多班’等情况,辅导员大多是本地的教师。”
为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凉山就近就地招聘具有一定学历层次的大中专毕业生担任幼教点辅导员,聘请州内外学前教育、语言文字专家为顾问团成员,提供有效智力支持和服务。同时,充分整合扶贫资金、统筹社会资源。广东省佛山市将学前学普行动纳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范围,2018—2019年累计提供支持资金4700余万元。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倾力推动技术保障项目实施,中国扶贫基金会广泛动员爱心企业支持,从资金、项目上提供强大动力。
此外,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还选聘了两家专业机构,结合凉山实际,量身定制了科学有效、实用管用的实施方案,开发出适合少数民族幼儿的教学资源,研发出“沉浸式情境教学法”“对对答”游戏互动等教学方法,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在线指导、智能管理,开展远程培训、面对面培训、集中强训等活动,帮助辅导员掌握科学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凉山州各县市具体组织实施,技术保障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利用寒暑假、周末,对辅导员、幼儿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集中培训或轮训,州、县市学前学普办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员、幼儿教师技能竞赛,提升学前学普师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截至目前共培训辅导员5万余人次。
后记
学前学普凉山教育的春之声
通过两年学前学普行动,凉山州已基本实现了阶段目标:在园幼儿能听懂日常用语,主动与人交流;进入小学后上课听不懂、成绩不好导致厌学辍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家长送孩子入园积极性空前高涨。
2019年12月底,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委托中国传媒大学,对试点阶段的学前学普儿童进入小学一年级后语言发展水平进 行 了 抽 样 测 评 ,合 格 率 为99.03%。
新闻推荐
研讨现场四川经济日报德阳讯(谭雪记者童登俊文/图)四川省农产品流通协会副会长、成都农交所德阳所总经理姜华一行日前同凉...
越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越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