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力量助藏彝特产“走出来”
(上接第一版)
曾经,大山是制约藏区彝区特色农产品流通的壁垒,德阳市通过创新模式有效整合资源,帮助藏区彝区商品开辟了走出大山的“康庄大道”。
德阳市通过金商客建立“一件代发中心”,依托第三方冷链、仓库和快递资源,打通从藏区彝区生产基地到普通消费者的直销通道;依托凉山文旅集团资源优势,建立与藏区彝区28个生产基地、扶贫产业园“点对点”合作关系,组建专业的采购团队、基地团队、仓储物流团队,打通藏区彝区产品进入德阳市场的渠道;整合政府和企业资金800余万元,在旌北新区CBD万达广场建成四川省首个“公益性展示+市场化运作”平台——德阳藏彝春天生活馆,总面积1600平方米,全面展示对口帮扶成果和藏区彝区风土人情。
在德阳藏彝春天生活馆,500余平方米集中展示展销区,设置蔬菜水果、生态肉类、干杂菌类、预包装食品、饮料酒水、文化创意6大分区,创新“餐饮+产品”“电商+产品”模式,实现体验式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式消费,通过“小平台”撬动“大扶贫”。从去年6月3日试营业至12月30日,德阳藏彝春天生活馆完成营业额414.2万元。
近年来,德阳市通过走进去、引出来等措施,切实帮助深度贫困地区打通了产品销售的大市场。组织商务、农业、畜牧等产业部门主动走进藏区彝区开展实地对接,引导1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对接采购藏区彝区食材,全市40余家单位与帮扶县签订了“以购代捐”协议,总金额达15272万元。为加强德阳企业与受扶地企业的联系沟通,德阳市组织温氏集团、德阳明润农业、祺丰创意等20余家企业赴越西等地考察,在产品营销、品牌宣传、市场开发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老凉山苦荞茶、余大嫂萝卜干、豆豉等三大系列8类特产品入驻金商客、邮乐购等德阳电商平台。此外,德阳市通过“1(德阳本地产品)+1(藏彝特色产品)组合”等模式,推动20余个藏彝特色产品在中国农交会、川货全国行、西博会德阳展区登台亮相,充分利用全国性、区域性营销平台,宣传推广藏彝特色产品、民俗文化、旅游景点等,藏彝产品知晓率和认可度得到显著提升。
推动产品多元化
以“大融合”催生“新业态”
良好的自然生态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藏区彝区的独特优势。然而,由于缺乏整体的打造、包装、推介,当地很多资源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凉山州越西县是文昌帝君张亚子的诞生地,文昌文化在绵绵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厚重的积淀,从2017年起,旌阳区累计投入200万元,携手越西县共同挖掘文昌文化资源,联合将“文昌文化旅游节”申办成四川省乡村文化旅游节秋季分会场。通过艺术家、文化旅游企业的策划、包装、推介,找到拉动经济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德阳市通过大力推动文旅、农旅、商旅融合发展,在打造藏区彝区多元产品体系的同时,满足市民的多元化消费需求。通过举办特色文旅活动,助推当地文旅资源走向市场,推出20余条特色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达677.26万人次。
在帮扶过程中,德阳市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与自然文化资源紧密结合,支持两地6县着力打造了一批农旅产业融合示范园。
在商旅融合拉动城市消费中,德阳市结合旌北新区“百亿商圈”发展,引进了唐卡、南红玛瑙、漆器等“文化符号”,推出彝家坨坨肉、藏家酥油茶等藏彝特色餐饮,丰富德阳文化创意、特色餐饮等业态。在德阳藏彝春天生活馆模式创新的基础上,计划投资2000万元打造7000余平方米藏彝风情街。依托凉山文旅集团整体策划,在重要时段举办文化演出活动,融入火把节等民俗元素,让市民近距离体验民族风情,促进汉、藏、彝三地文化碰撞交融,打造藏彝风情“网红”打卡地。
新闻推荐
近日,越西县师生交流团一行来到旌阳区岷江东路逸夫学校,开展“旌城飞虹·情满文昌”旌阳区·越西县师生文化交流活动,加强汉...
越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越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