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经沧桑的老街

攀枝花日报 2021-03-04 05:54 大字

□马尚平

土城是川滇结合部的要塞城,其境内有一条街历史颇为悠久,故名老街。老街地处土城的门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两省贸易的重要集市。由于土城四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老街就成了物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因其占尽了地利,一时商贾云集,街上商号众多。

自从有史记载以来,土城都是属于土司领地,到了元朝时期,当地百姓纳粮赋税以“马”抵交,故其地名均以“马”命名。光绪《大姚县志》记载:“自古荒服,每年纳马,以马为地名。每马夷长一名,曰马头,各辖数村或十余村,谓之马脚庄。自前明洪武以来归土司管,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改归县辖。”当时在平地、大田、土城等地设苴却十马,每马设夷长一人,曰“马头”。今老街为者车马驻地,马头名冯天昭。

老街曾经有过街,只因一场战火而毁。说起那场战火,得追溯到道光年间。那时,老街叫者车马,商贸繁荣,生意兴隆,引起了盗匪的垂涎。道光二十三年(1814年)三月二十四日,四川盐源匪首王扒缺率盗匪200余人,携带枪炮器械,行李马匹,从红门口(今河门口)渡过金沙江,浩浩荡荡杀奔老街。当天傍晚,盗匪占领了老街,“分住各店,并估住街长段荣贵家。团头方正礼见其情形凶恶,因密伺其所。为即,暗地传集乡练,远远防堵。”

三月二十五日,正是老街的街子天,四面八方的农户的驮马和毛驴驮着山货到了街上交易,商人摆好日用百货。这时,居住在街上各旅店的盗匪蜂拥到街上,强抢货物。商人刚摆上摊子就突遭盗匪抢劫,顿时惊慌失措。有的山民正在下马驮的山货,急忙丢了马逃命,一时间,整个老街骡马嘶鸣,人哭鸡飞,平时祥和宁静的老街乱成了一团糟。三月二十六日黎明,四川官兵从大渡口过江,前来协助团练捕盗。乡练及官兵1000余人分布在老街的重要出口,迫使盗匪出逃,以免伤害平民和毁坏街市。谁知官兵打响后,盗匪就开炮抵抗,官兵一人阵亡。官兵随后开炮反击,顿时老街火光冲天。盗匪知道遇到了劲敌,便放火毁街,乘着浓烟和熊熊火光逃窜。

这场匪患给老街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街市被毁,财物尽毁于战火中,居民无家可归。后经众乡绅提议,在大成里(现在的仁和街)新建街子。老街居民吃尽了街市被毁的苦头,为了与大成里的居民友好共处,街市建成,取名“仁和”,意为:仁义之爱,和睦相处;新街仁和又形成了热闹繁华的局面。后来,人们为了把新建的街子区别于已经毁于战火的街子,原街仍然叫老街,其称呼沿用至今。

历史不会忘记。在建市初期,老街为攀枝花的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1964年9月大田会议决定,由四川、云南两省各建一个机制砖瓦厂,以保证攀枝花建设用砖。10月16日,云南省518名建材职工到达攀枝花,市一砖厂在老街修建,采用土法上马,购买踩泥水牛24头,马车1辆,骡马2匹,水泵1台,新建土窑4个,11月建成投产,年生产红砖240万块。1964年11月开始筹建轮窑,占地20亩,1965年10月10日建成投产,设150型砖机2台,18门和38门轮窑各1座,年产烧结红砖3000万块,瓦32万片,是攀枝花建设初期的主要墙体材料生产基地,为攀枝花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4年,老街挂起了“平地老陈全羊汤”的招牌,老陈在继承祖辈流传烹制的基础上加以充实、改进,将彝族同胞的羊肉汤锅变为全羊汤火锅,使其从彝族同胞的家庭,从彝寨山村松毛席上跃身于大庭广众,使这流传的民族饮食文化得以光大。全羊汤火锅是地方风情美食,成为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理想饮食。继老陈之后,老街的全羊汤火锅店一下就增加到三十多家,整条老街都是各式各样的全羊汤锅店,形成全羊汤锅一条街,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老街全羊汤餐馆汇集一条街,招徕着四方顾客。每到天气凉爽时,整条街的全羊汤火锅店座无虚席。全羊汤热辐射着攀枝花市区,成为餐饮业中的一花独秀。市民前来老陈店里品尝全羊汤锅的络绎不绝,而到冬至节更是火爆。平地老陈全羊汤系列火锅,被中央电视台誉为“西南一绝”。

现在,人们从东线到仁和坐车都要经过老街,善男信女都知道宝灵寺在老街,喜欢吃羊肉汤锅的人都知道老街。无论是善男信女还是食客,大多只知道老街其名,但对它的来历却少有人问津。渡仁东线改造后,羊肉一条街已搬到渡仁西线,老街又失去了曾经的热闹和繁华。老街的依稀遗迹也已经随着历史的烟云消失,但老街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没有消失,至今仍把此地叫老街。

新闻推荐

梓橦路学校 结对学校教师相互交流促发展

日前,泸州市梓橦路学校迎来了凉山州盐源县结对学校教师到校跟岗学习交流。本次交流活动为期一周,结对学校教师参与到班级、...

盐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