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户外爱好者: 钟情山水间不忘倡导环保出行
带走自己产生的垃圾,是每个户外爱好者的义务。
“这还有几个烟头和塑料袋,来,都给它们装起。”近日,在西昌泸山风景区出现了一群身穿冲锋衣、脚踩登山鞋的年轻人,看装扮,他们都是一群户外爱好者。不过和别的户外爱好者不同,这一群人左手虽拿着登山杖,右手却提的是塑料袋,一路上不断张望巡视,还弯下腰捡拾垃圾,粗略一看,每个人手中的垃圾袋,都是沉甸甸的。
“我们这次是从马道百花深沟开始徒步的,横跨泸山,目标是直达邛海公园。”原来,这群年轻人都来自同一个户外组织——西昌足迹户外俱乐部,领队段泽奎告诉记者,这次组织的徒步活动相对轻松,大家就索性在“玩”中做点有意义的事,沿途捡拾白色垃圾。
选择户外就该爱护环境
结缘“无痕户外”理念
“让我们这群人走到一起的初衷是喜欢户外运动,是爱好摄影,不过大家在户外活动中融入践行环保理念,也让我们这个队伍更有凝聚力。”足迹户外俱乐部成员橘子(网名)告诉记者,绿色出行,无痕户外是现在整个户外圈的理念趋势,作为一个钟情大自然的户外爱好者,既然选择走进她、感受她,那保护她也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
2012年,大学毕业的段泽奎回到西昌工作。业余时间进山徒步、摄影是自己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久而久之,自己身边便聚集了一群有此爱好的年轻人,大家成立QQ群、微信群,取名“足迹户外”,有活动,大家便在群里邀约出行。
段泽奎告诉记者,俱乐部里首次组织捡垃圾是在2016年夏天,当时也是在马道至泸山风景区的沿途山路上捡垃圾。当时的志愿者很多,大家走了近四个小时,“收获”不少。
“就这条路上,我们第一次去捡了大概二三十袋垃圾,比这次多。”段泽奎说,马道至泸山风景区均是荒无人烟的山路,只有过年期间,走此的游客颇多,零星的白色垃圾,散落在崎岖的山路上,“因为平时人少,这条路上产生的垃圾也不多,主要就是零散”,段泽奎如是说。
结缘“无痕户外”理念
至于为什么要在参加户外活动的时候,倡导环保,还要从段泽奎2013年一次攀登喜德县小相岭景区的经历说起。
2014年中旬,喜德县小相岭景区的“土公路”还只修到“望天坡”一带,汽车只能行至此处,户外爱好者们背着大包小包的行囊,还需再跋涉大半天时间才能到达“墨海”露营地。下车后的徒步路上,大家有说有笑,互相扶持着前进,因为准备不足,临近傍晚,都还没到达目的地,大家意识到迷了路。
“当时,我们已经进入了深山,没有路标,找不到目的地,水源补给是个大问题,为保险起见,我们只有原路返回,但是天又快黑了,很不安全”,段泽奎回忆道。
是走是回,正当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的时候,有队友发现不远处的杜鹃林里有红色的身影。段泽奎如获救星一般,卸下行囊,喊叫着,奔跑着前去打探。
原来,树林里的身影也是户外爱好者,不过,他们来自成都,因为来一趟小相岭不容易,对方团队在山里采风时间较长,已经在墨海扎营住了两天时间。能在杜鹃林里被大家看到,也是偶然,据成都户外爱好者解释,自己当时正在拍摄晚霞,是看斜坡处林子有些白色垃圾,打算下来将其捡拾带走,才被足迹户外的成员们看见。
靠着成都驴友的带路,大家当夜找到了墨海宿营地。在接下来的露营相处中,对方“爱护环境,无痕户外”的理念及言行,都深深影响了足迹户外的每一个人。
“我们每次进山,自己产生的垃圾是必须带走的。”段泽奎笑着说。
户外运动也不缺“女玩家”
在足迹户外俱乐部这个大家庭中,也有很多女性朋友,陈思雨就是其中之一。酷爱运动的她,除了去健身房锻炼外,进山徒步摄影,也是自己的一大爱好。陈思雨告诉记者:“每次进山,空气好,心情也会格外舒畅,这是放空自己的绝佳方式。”
陈思雨在西昌某事业单位上班,受自己平日里阳光积极的气息感染,再加上看到自己朋友圈的不少美景美照,身边的不少朋友都渐渐开始接触户外这个领域。
自2014年接触户外徒步开始,陈思雨每年都会和大家出去“驴行”几次,让她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的大菁乡穿越螺髻山之旅。“这条线难度还是比较大,至少要走四天三夜,地形、地貌复杂,特别是一些乱石堆路段,很危险。”
陈思雨回忆,从摆摆顶村出发,当日的徒步是从一长段的陡上坡开始,烈日当头,再加背包过重,走了不多久自己就有些轻微中暑的感觉。服用藿香正气水后,中暑的感觉缓和了不少。
登山时不宜多喝水,否则会出很多汗,因此,陈思雨只带了一瓶水。然而,走着走着,陈思雨觉得越发口干舌燥,身上带着的水也见底了。“当时,我们这一行人好几个都没水了,于是大家就你一口、我一口地相互供给。”不过,尽管都省着喝水,但大家身上带着的水也基本喝光了。“我们试着去寻找水源,但始终没有找到。”无奈之下,大家便忍着口渴继续赶路。
由于平时就有在健身房锻炼,陈思雨体力不错,渐渐和身后的伙伴拉开了距离。走了近两个小时,她忽然发现,前面、后面的伙伴都已“失联”,深山中手机没信号,陈思雨感觉世界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这是我最难忘的一次登山经历了,当时心里特别害怕,而且又累又热又渴。”陈思雨说,幸亏之前自己有过一些经验,懂得根据驴友留下的路标识途前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虽然那次挺危险的,但确实锻炼了我的胆量,也让我更喜欢这项充满挑战的运动了”,陈思雨说道。
期待旅途中的“邂逅”
“有一年冬天我们去冕宁爬山,三四千米的高山上本来荒无人烟,结果晚上,干粮把野生动物吸引来了,第二天起来,周围雪地全是野山羊留下的蹄印,露天放置的干粮也被吃了不少,我们顺着印记追踪很久,发现足迹全到了悬崖峭壁上,人根本没法过去,不禁感慨它们才是‘主人家’。”和记者聊起户外运动生涯时,足迹户外成员张思鹏说起了自己和野山羊的遭遇。
众所周知,蛇常常在山林中出没,经常登山的户外运动爱好者,遇到蛇的几率很大。“一开始见到蛇时,心里还是挺害怕的,但是,见多了就没觉得害怕了,反而觉得挺兴奋的。”
回忆起第一次见到蛇时的情景,足迹户外成员顾磊依然记忆犹新。“那次我们在鹅掌河徒步,人挺多的,要是我一个人去,肯定会被吓到。”当时,顾磊正在前行,草丛中忽然游出一条蛇,挡住了他的去路。第一次在野外见到蛇,顾磊吓了一大跳。“没事,别怕,这蛇没有毒。”一名同伴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只要你不让蛇觉得有危险,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你的。”
看着蛇慢慢爬远,顾磊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那时候我才明白,‘打草惊蛇’这个成语还是很有道理的。”顾磊告诉记者,“在野区徒步,最好准备一根登山杖或木棍,提前拍打前方的草丛、灌木,可以先把其他小动物惊走,确保安全。”
参加户外活动多了,在野外见到野生小动物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野鸡、蛇、野猪、獐子、娃娃鱼等,我都见到过。”张思鹏说,见到这些小动物,自己的反应不是害怕,相反,会觉得很高兴。“因为这些小动物在平时不容易见到,只有在深山老林中才会见到。”
“和小动物们邂逅,是旅途中的意外惊喜,你不走出自己的世界,就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张思鹏说道。
文/图本报记者蒲建峰
新闻推荐
“绣”出妇女风采 “绣”出家庭幸福 “绣”出家乡文明 2019大凉山妇女手工编织大赛侧记
当前,凉山各地“树新风助脱贫”巾帼行动如火如荼。在凉山520万的总人口中,妇女就有248.3万,而这其中,又有近10万贫困妇女...
喜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喜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