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不会消失
这不是一本畅销书,读起来也并不能令人心情愉悦,没有过多文字加工,亦没有过多对人性深刻的探索,但我还是想推荐一下这本小众的书《青苔不会消失》,因为它令人看到被普遍忽略却又真实存在的一群人,在年深日久的绝望中挣扎与奋斗,卑微却用力地默默生存。
书中如实记录了这样一群生活在底层的人:背井离乡在北京打了几十年工却想都不敢想在这座城市扎根的许世佩一家,九岁留守儿童杨轩和奶奶于大山深处相依为命的枯燥日常,大凉山里日常和忧患的普通人的苦难……多半都是被命运绊倒的人与生活斗争的故事,但这样的斗争并没有英雄主义式的荡气回肠,相反充满无奈与艰辛,跃动在字里行间的挣扎,令每一位认真阅读者揪心的同时,不得不喟叹生命的能量和力量。
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作者袁凌在序言中给出答案:有一层人,他们像是砌筑田地的石坎,长了发黑的青苔,常年沉默,没有抽枝发芽的风光。但抽掉他们,田地会即刻崩塌,收成化为乌有。他们不是时代的纪念碑,也够不上无名英雄。像土地一样,不反射光线,但质地无可怀疑。他们是田地中的脚印,收集的汗水和收获的重量,标明世代生活的路径。没有他们,便无从确认真实和方向。大概只有从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经历中长出的文字,才更具撼动人心的力量。
这绝不是对苦难的消费,相反让人看到无论多么恶劣的生存状态,总有人用微小的力量在不断适应与向上中书写抗争与奋斗。文字的力量虽然有限,但仅仅是一隅,亦能让人体验生命的质地与重量。作为一个媒体人,袁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面对他们收敛、俭省与沉默的生活,需要和他们一样降低内心,克服不适,贴近日常生存的质地,寻回对供养我们的物质的感觉。
尽管从事记者工作已有几年,尽管身处距离群众最近的基层,但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不得不承认,我们做得远远不够,无论是在内容挖掘上还是形式创新上,都尚未迈出真正成熟的一步,更遑论对人性的深入探求。我们期待写出一些好的优质的稿件,却往往囿于表象的热切描述,并不太留意人心在时代中的变迁。我们身处在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能讲可讲的故事许许多多,但仍然苦于没有足够多的新闻线索。而袁凌在本书中为我们讲述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在今后的采访写稿中提供了一个可供探索的方向: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用心用情探求每一扇门背后的故事。那些曲折的斗争与艰难的克服,那些即便被生活碾压,在崩溃边缘,仍然努力活着的人,其实都可以成为新闻主角。
说到这里,想起几年之前采访遇到的一个老太太,她的样子我至今还记得,裹着绿色方头巾,脸上的皱纹深得像是用刀刻上去的,伸出手拿钥匙时,那双手粗糙得像石头。可她说起自己搬迁的新房子,眼里确是闪着光的。她举着自己的钥匙,操着一口方言乐呵呵地说:“一辈子没用过这东西,学了好几天才学会。”她坐在那间暖洋洋的房间里,一脸安详,说到移民搬迁政策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欣喜,实在很难不令人动容。“住这样的房子,那是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句话,她至少重复了五六遍。我们以为,关于她生活里的困难和问题已经完全得到解决。可在后来的闲聊中才知道,原来她还有一个患病的儿子,此刻她正在纠结要不要把他接过来住。“到处惹事,破坏东西,把家里的被子都烧着了好几回,但我要过来住,不带他下来咋办?但他下来了,我管不住他咋办?这房子可不比家里的房子啊。”她陷入两难。最终,她还是决定把儿子接下来,自己一边照顾他,再去镇上找个工作干干。“也不能都靠着政府的低保,还要靠自个,看个大门都行。”她说,“有了房子就想好好养着房子。”她70多岁了,在摇摇欲坠的土坯房里住了大半生,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挫折后几乎已经放弃时,却有了一个新的家。70岁多了,还想着要好好生活,努力工作。可惜的是,我们不够持久的关注和耐心的聆听,匆匆成稿,并不能完整展现出她的挣扎与欣喜。
而《青苔不会消失》这本书,却以持久深入的观察以及悉心客观的倾听,完整展现出这样一群人的生存状态,他们的喜怒哀乐愁苦,在作者笔下细细铺就,缓慢延展。诸多细节的描写,更令人如临其境地感受到其生存状态的艰难,其生命意志的坚忍。在外人看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却被他们消化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不是时代聚光灯下的主角,但人人都有自己的剧情。
人们常说,把一个职业能做到极致好的人往往是少数人,袁凌大概就是这样的少数人,但他的确为我们这样普通的大多数人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带着持久的同理心,耐心地倾听与尽量客观地书写,在普通人的不普通命运中展现人性的温柔与抗争,原原本本传达生存的质地。最好不过这样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梁雪记者唐万贵)1日,凉山全州检察长工作会议在西昌召开。凉山州检察院党组书记、代理检察长李治平出席会议并讲...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