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追忆王顺友:他是我们的老大哥 工作中像头牛
同事追忆王顺友: 得知王顺友去世的消息时,和他相识了34年的何勇有些不敢相信,去王顺友家时,他还和往常一样,买了一瓶小酒。直到走到王顺友家,看着被白布盖着的“老大哥”时,他打开酒,第一次有了好友去世了的感觉。事发突然,他没有伤心,只是嫌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招呼来往的客人。那天,他们单位的同事,只要不值班,人都到齐了。
何勇说,王顺友比他大七八岁,两人相识已有34年。1987年,他接父亲的班进入邮局工作,和王顺友成为同事。因为年龄小,没法一个人进入深山老林,他先后做过电报员、汽车押运员等工作,后来才进入邮递员行列。“这份工作技术含量不高,设定好路线,剩下的就是坚持和责任。”何勇说。
那时,何勇和王顺友跑同一条线,只是方向不同。他负责列瓦、下麦地、芽租三个乡,王顺友则负责白碉、三桷桠、倮波、卡拉、李子坪乡。他的路线近,基本两天能跑个来回,王顺友的路线远,出去一趟最少需要十四五天。
何勇说,王顺友每个月要跑两趟,其间,有两天时间会回到单位休息。因为家人都不在县城,他们几个聚在一起,就是最亲的人。每次碰到,他们都会打一两斤酒,找个干净的地方坐下,把酒倒在碗里,一人一口传着喝。聚在一起,大家会互相吹牛,开彼此的玩笑,但约定俗成,都不谈工作。
因为这份邮递工作,他们喜欢上喝酒。木里山区偏远难走,翻山越岭,涉水过河是常态,长时间的跋涉,人会变得非常疲惫,累得受不了时,喝点酒就能缓解疲劳,长此以往,喝酒渐渐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何勇说,在他们这群人里,王顺友年龄最大,后面条件越来越好,公路延伸到每个角落,很多人开始骑摩托、坐汽车送邮件,但王顺友上了年纪,学不会摩托车,走那条邮路时,依旧牵着他的马。但无论如何,和以前的艰苦条件相比,王顺友的投递效率也有了巨大飞跃,一年时间里,他们碰面的机会增加了不少。一见面,大家总是互相开玩笑,他们给王顺友起了很多称呼,“老王”“大哥”等,几乎是怎么喜欢怎么来。而王顺友也会在喝酒之后,给他们唱山歌,逗一逗新来的年轻人,“那个感觉,真的像是一家人一样。”
老友逝去,何勇很伤心,“认识几十年了,想要忘记也要几十年。”在他的印象里,王顺友像一头牛一样干活,老老实实,任何人都有偷懒的时候,但他不会,工作该怎样就怎样,“他就像一颗钉子,直直地钉在木板上,一点也不动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肖洋徐湘东席秦岭
新闻推荐
●白纪梅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徐嗣千文/图英雄,是一个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无数先烈流血牺牲,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
木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木里藏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