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发光,站在当下望远方 《有些缤纷,有些静默》序

绵阳日报 2020-12-06 08:21 大字

□韩浩月(河北廊坊

何万敏先生对我而言是位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因为文稿的问题,偶尔与何先生在微信中交谈几句,我称他为何老师,是发自内心觉得他阅读与写作功底深厚,有学者范儿,他叫我韩老师时,不免有点忐忑,于是便宽慰自己道,“这是何先生有文人风范,不想给人留下怠慢之嫌而已。”

我与何万敏有一位共同认识的老师,即原《人民日报》资深编辑、传记作家李辉,李辉是“六根”文学公号的老大哥,相识已逾十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李辉老师采访过诸多的文坛前辈如沈从文、萧乾、巴金、吴祖光等,且与他们有深层的交往,在李辉身上可以看到从民国文人那里传续过来的一种气质与精神。我想,何万敏与我都在不知不觉间,想要成为这种气质与精神的拥有者。文气与文脉是需要继承与发扬的,在这方面,何万敏做得要比我好。

当然,得到这个结论,主要的原因还是喜欢阅读何万敏的文章。他发来的文章是一个系列,这个系列是读书专栏,先是发表在《凉山日报》《西昌都市报》等纸质媒体上,后是通过“六根”公号向网络订户推送,这一系列的文章很是受网友的喜欢。当到了2019年12月中旬的时候,这一读书专刊已经写了21期,累计推荐了168本书,年终岁末,何万敏在朋友圈里说,“这份私人书单,其实是我的精神底色,我从中汲取营养,将目光审视当下并望向远方。”

之所以读何万敏的文章会会心一笑,是发现了我们的阅读趣味和欣赏喜好大致相同。比如在何万敏的推荐书单与推荐语中,经常会出现“二许”,这“二许”分别是许知远和许倬云,许知远是一名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近年来因主持《十三邀》频频访问明星而“破圈”,拥有了更多的名声。2001年的时候许知远25岁,这年他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在这本书里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表达出这样的声音:从今天起,不再讳言自己是一名公共知识分子,要追随着历史上那些伟大知识分子的光芒……即便到了今天,在“公共知识分子”被污名化的时候,许知远仍然没有对自己年轻时所追求的身份发出避讳的言行。

许倬云是一名历史学家,但文笔灵动鲜活,在诸多历史学家不再活跃于大众舆论平台时,他的一些文章篇目或者长文片段,经常被微信公号转载并时而刷屏。何万敏不止一次在自己的读书专栏中提到许倬云,我能记得的,就有《说中国》和《万古江河》这两本。何万敏尤其推崇许倬云的《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一书,据说这本书是清华大学校长送给2019级每一位新生的书,在文章中,何万敏这样评价,“不同于一般中国通史以政治体为界定中国文化圈的断代标杆,而是以中国文化圈的发展为主要着眼点”,“作者的方法是,将日常文化、人群心态及社会思想多加观照,尤其留意一般小民百姓的生活起居及心灵关怀”。

何万敏的视野与文笔都是开阔的,他的阅读视线在大量的中外作家、出版物巡视,然后落脚于他喜欢的作家与作品身上,他喜欢伍尔夫、史景迁、《巴黎评论》杂志、非虚构、故乡主题……这些关键词拢聚在一起,成了何万敏的阅读底色。归根结底,何万敏喜欢的,是那些在时代洪流中如“冲锋舟”一般跃起的人,是那些在暗夜划过长空的闪亮星辰,是那些思想发光但却温润不刺眼的写作者……何万敏是喜欢厚重的,但却依从了自己的本能去捕捉流行,他在经典与流行之间寻找着契合,并欣喜地将自己的发现迫不及待地推荐给他的读者。

何万敏是凉山的汉族人,出生于美姑县巴普镇峨普村,他把自己的故乡称之为“精神高地”,在拥有了读书人与媒体人的身份之后,念怀家乡、推广彝族文化,便成了何万敏根植于内心的一种冲动,在他推荐的书单中,数次出现介绍凉山历史与彝族故事的图书,他本人也成为外界了解大凉山的一个窗口或名片,在推荐文字中,经常能感受到“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浓厚情感,为家乡鼓与呼,这也是一名知识分子的使命,在不自觉间,何万敏也给自己添加了承压的责任。

在评价《中国艺术史》和《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时,何万敏使用了这样的形容,“其材料之详尽,论述之清晰,学识之渊博、观察之敏锐,以及思考之深度,无不令人佩服敬仰”,其实这也是我对何万敏文章的认识,他的写作是从个人视角展开的,但在对信息的筛选、观点的呈现以及价值的传递方面,却是具有公众立场的,何万敏不仅是站在凉山之巅眺望世界,也是站在文学高处瞭望远方。

现在,何万敏的18万字书单文章,将要结集成书出版,嘱我写篇文章,此文不敢为序,只是表达对何师其人其文的一点了解与认识。“河流朝着终点奔流不息”“历史的闪光点就在他们身上”“书和世界,都值得迷恋”……在何万敏的文章里,闪烁着这些灵动的思想与观点,值得读者泅浮其中,与作者隔着一本书,扶额击掌,浮一大白。

新闻推荐

“1052 名学生,一个不少!”

本报讯(记者侯冲丁宁)“1052名学生,一个不少!”8月31日,凉山州美姑县洛俄依甘乡小学新校址,校长俄地尔良攥着学生报名表,一...

美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美姑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