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死磕”换来山路108弯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8-12 06:30 大字

“修8年路会脱几层皮?”熊英洪问。

眼前一边是滔滔金沙江,一边是垂直落差近两千米的悬崖。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大坪子乡,一条公路顽强折叠于悬崖间,从山脚通往各村民小组,108个回头急弯。

大坪子乡党委书记熊英洪记得,2011年自己来乡政府报到,没有公路,爬了5个多小时悬崖才到。

“什么是汽车?”熊英洪刚到这里时,79岁的村民能者作达曾经问他。老人腿有残疾,一辈子从未下山。全乡4个村517户2260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451户2032人。

农技员出身的熊英洪心被触痛了,马上修路,修路啊!前后奔走了一年,经过多方筹备,乡党委争取到了资金支持。

“2012年10月14日,我永远记得。”熊英洪说,“修路炸响第一炮,好多老百姓走几个小时山路,就为了亲眼看修路。”

乡干部加上村组党员,吃住在工地,带着施工队狠狠“咬”住了大山。工程要用水,他们一桶一桶从金沙江里打水运上工地;大型机械无法作业时,靠人力挖……“别人一个月修十多公里路,我们一年只能修五公里。”熊英洪说。

2014年,路修到一半又没钱了,雷波县委书记王荣华现场办公追加预算。就在忙得不可开交时,熊英洪母亲病重。熊英洪家不宽裕,弟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弟弟陪妈妈去宜宾动手术,我天天睡不着,害怕万一妈妈不在了,我都见不上最后一面……”熊英洪说,最忘不了的是,母亲做完手术回来后对他说的话:“你放心为大家修路,我死不了。”

2019年8月11日全部通组公路贯通,8年苦干,人们硬是从石壁上掏出一条条曲折通组“天路”!

一通百通,好政策一项项落实到村民身上。在山顶崭新的大坪子村安置点,5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胡取者过去只能种玉米吃,如今大米能运到家门口,他把玉米地改种了青花椒,又养了10头羊,家庭年收入超过一万元。2019年,雷波全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踩着光洁的水泥路面,70岁的彝族老人陈史则热泪盈眶地说:“这是我们第二次解放!”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悬崖边的“幸福路”

坐落在金沙江畔的四川省雷波县大坪子乡曾是雷波县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乡镇。2012年9月,当地政府启动通乡公路项目工程,可山...

雷波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雷波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