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资源用好人才 助推乡村振兴
山东烟台:百名农技专家下田间
据新华社济南7月21日电(记者 滕军伟)“以前想方设法请专家、找技术,钱没少花,问题没解决,现在专家把技术送上门,老百姓种地没了后顾之忧。”说起村里的专家,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陈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赵建兵赞不绝口。
今年5月底,山东省烟台市从当地农科院、农技推广中心等选派100名专家,奔赴田间地头,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送上人才“大礼包”。根据合作社需求,此次出征的专家服务队分为品牌建设服务、果树技术服务、粮油技术推广、蔬菜研究推广4个类型。
据烟台市委组织部介绍,烟台市现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800余家,但不少合作社苦于没技术、少门路,发展仍面临瓶颈。这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农技专家的技术和政策优势,有针对性地为合作社发展答疑解惑,助力乡村振兴。
出征当天,专家顾问团蔬菜研究推广二队队长、烟台市农技中心副主任孙振军就带领蔬菜、草莓、植保等方面的专家来到福山区高疃镇,深入对口联系的合作社,为农户现场答疑解惑。
陈家庄大樱桃苗木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投入50余万元,培育优质大樱桃苗木30多亩,但樱桃苗出现烂根死苗现象,农户一筹莫展。孙振军当场拔出一棵死苗,仔细研究烂根原因,提出救治预防措施。
高疃镇党委副书记梁琳说:“与专家结成对子,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一定会越办越好。”
“合作社需要农技支持,我们也需要扎根土壤才能学以致用。这次活动为我们搭建了平台。希望通过结对帮扶机制,为农村培养更多的‘土秀才’,形成长效机制。”孙振军说。
山西娄烦:蔬菜大棚种出“新希望”
据新华社太原7月21日电(记者 孙亮全)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东六度村在2018年底时,王玉梅家是村里唯一未脱贫的“困难户”。今年,王玉梅靠着6个蔬菜大棚,竟成了村民们的致富榜样。
46岁的王玉梅患有佝偻病,身高不足一米四,体重不到80斤。王玉梅说,以前因自己身体不好,女儿还在上学,全家收入只靠丈夫齐安存一个人打点零工。除了在家做饭,就是招呼姐妹们打扑克。
太原市公安局驻东六度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任谦说,村里的平地只有800多亩,到2014年,东六度成了贫困村。有1674人的东六度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37人。
“村里在2011年投资建了27座大棚,曾免费承包给村民们种植,但是村民们一没技术,二没规划,没挣到钱。”村委会主任齐晋峰说。
“这些资源得盘活。”任谦说,他们从山东寿光引进人才和技术,将蔬菜大棚重新修整后再次对外承包,但是东六度村民没人敢再承包,村里只好将这些大棚先承包给外地人,种上了西红柿。
2019年,驻村扶贫工作队开始做王玉梅的工作,让天天打扑克的王玉梅带着她的姐妹们在西红柿大棚里打工。王玉梅干了几个月,学会西红柿种植技术,挣了一万多元,去年底脱了贫。
今年,在扶贫队的帮助下,王玉梅自己承包了6个大棚,5个棚种水果西红柿,一个棚种西瓜。王玉梅说,两口子忙不过来,还雇了4个人。
西红柿马上要上市,王玉梅盘算着今年的收成:“今年行情好,挣上两万元问题不大。”
眼瞅着王玉梅要挣大钱,一起打扑克的妇女们起了心思,不少人寻思着明年村里的大棚承包到期后,自己也承包几个。还有心急的村民,今年自己建了10个大棚。
高原彝乡:“飞鸡”孵出“致富蛋”
7月20日,在布拖县比聪中药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鸡场,阿俄比聪在喂鸡。
在大凉山腹地的布拖县城东边一片茂密的杨树林里,5000多只鸡在彝族传统音乐声中时而腾空而起、时而悠闲地踱步啄食。林中鸡棚旁,彝族青年阿俄比聪一边翻拌着饲料,一边介绍说,“你看,我们的鸡吃的是林中的草,饮的是山间泉水,还听彝族山歌,喂的当地产的燕麦、苦荞,下的绿壳蛋有股特别的香味。”
这个养鸡场是布拖县比聪中药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部分,位于四川省布拖县木尔乡块只村。阿俄家的蛋鸡每天产绿壳蛋近2000枚,年产百万枚,通过电商平台和老客户的订单,市场供不应求。
2017年,阿俄比聪购回1000只小鸡请人照看,鸡苗出现大批量死亡。他带着死鸡一次次往西昌市跑,请专家解剖化验找病根。经过10多次养殖技术改进,阿俄家的绿壳蛋名头越来越响,还注册了商标。
看到阿俄家绿壳鸡蛋试养成功了,周边300多户农民也跟着养起来。现在,合作社已吸纳了301户1126人,其中贫困户有69户174人,今年政府还给了30万的帮扶资金。养殖场聘请了7名当地贫困户村民,每天每人支付70元工资。“今年开始,我们养鸡场给村民免费提供2000多只鸡苗,把养鸡技术传给村民,产的蛋我们全收,统一销售。”比聪介绍说。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文/图
新闻推荐
△这是6月28日无人机拍摄的四川省布拖县美撒乡莫此村一角。截至6月30日,四川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部完成,37.9...
布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布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