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一部书

滕州日报 2021-06-17 07:19 大字

1965年,红色故事片《烈火中永生》上映,那时的我,还是个一年级的小学生,模糊记住了电影里的主要人物:许云峰、江姐、双枪老太婆、“疯老头”华子良。到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读到了人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红岩》,看着小说里似曾相识的主人公,我约略知道了电影《烈火中永生》改编自《红岩》。《红岩》为重庆解放前夕从渣滓洞、白公馆国民党集中屠杀时幸免于难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罗广斌、杨益言和刘德彬,在集体合作的革命回忆录《烈火中永生》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小说。

《红岩》1961年12月正式出版,60年来,重印113次,再版2次,总印数超过了一千万册,作为建国以来最为著名的红色经典小说,感染、教育、激励了千百万读者。根据《红岩》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中,两位主要人物许云峰和江雪琴,由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和于蓝主演。赵丹是一位具有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的文艺工作者,上世纪40年代初,在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被国民党反动军阀盛世才关押5年,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完全知晓蹲国民党监狱是一种什么样的经历,因此,扮演许云峰的时候,根本无需去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便把许云峰的大义凛然和藐视一切敌人的英雄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真实感人;而于蓝也是一位延安时代的革命艺术家,她所扮演的江姐,融慈爱的母亲、温柔的妻子和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革命者于一身,塑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共产党员形象,以至于“江姐”的称号伴随了于蓝的后半生。两位电影表演大师在影片中所创造的光辉形象,其思想和艺术高度至今无人超越。

50多年来,红色经典伴随着我的成长。我和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一样,目睹了我们国家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亲历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对于红色经典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多次从网络电视观看红色电影《烈火中永生》,重新阅读长篇小说《红岩》,每次都被电影、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感动得热泪盈眶。2018年,我到过重庆,专程探访了国民党特务机关曾经关押、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的重庆歌乐山渣滓洞和白公馆遗址,凭吊革命烈士。昔日阴森可怖,关押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的国民党集中营,已经辟为革命烈士纪念地,绿树成荫,环境静穆,游人如织。置身其中,我仿佛看到了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渣滓洞进行血腥屠杀的野蛮场景,脑海里又浮现出电影《烈火中永生》里,许云峰和江姐从容就义之际,与同志们、难友们挥手诀别的难忘画面。渣滓洞、白公馆革命烈士纪念陈列室里,张贴着近三百幅革命烈士遗像、名录(相当一部分烈士连照片都没留下,仅有名录),其中有许云峰的原型罗世文、许晓轩,江姐的原型江竹筠,成岗的原型陈然,刘思扬的原型刘国志……他们中最小的年龄仅20来岁,很多都是富家子弟和大学学生,有着优渥的家庭生活,但是,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为了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他们不屈不挠,视死如归,抛却一切,牺牲在重庆解放的前夜,没有看到他们终生为之流血奋斗的新中国的诞生。

红岩烈士是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成千上万人中的一个光辉的群体,他们所展现出来的牺牲个人、保全组织,坚贞不屈、永不叛党,严守纪律、勇于斗争的共产党员崇高品质,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成为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包含着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追求,对共产主义真理的执着坚持,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新时代,这种精神不可缺少,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这一代,生长在红旗下,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雨露,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自然明白“听党的话,跟党走”这句话的分量所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仍然要从《烈火中永生》《红岩》等红色经典中汲取力量,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新闻推荐

“小小背影透着大力量” 暴风雨后小学生停车清掏井盖垃圾,网友点赞

5月10日下午,一场狂风暴雨突袭四川乐山,城区部分树木倒伏路面短时积水。暴风雨停歇后,网友拍到一名骑车路过的小学生停车弯...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