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资金到村了 这100万元如何涨涨涨

四川农村日报 2021-03-23 07:03 大字

三江镇花树湾农旅融合园区一角。

三江镇党委书记郭伯军展示村上养殖的小龙虾。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立峰 文/图

三月正值赏花季,游客进村赏花消费,农村集体资产是否借势增值盈利?

从2019年到2022年,四川省每年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村进行扶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2019年以来已对2584个村进行了重点扶持,每村100万元。

资产如何增值?在井研,有两个镇村的集体资产走出不同的路子,其扶持资金使用方式都取得了一定效果。

A

资产自营 有风险但有主动权

3月12日,记者在井研县三江镇解放村看到,在该村1组茫溪河旁,整洁的漫游步行道、满山的梨花、大片的池塘和农田宛如一幅油画,引得游客纷纷自拍留念。

农家乐、步行道、小龙虾、池塘、农田……这些都是花树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资产。三江镇党委书记郭伯军告诉记者,为了发展村里的农旅融合休闲园区,三江镇的解放村、三江村、新胜村一共整合出原始资金28万元,再加上国家给予解放村的100万元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注册成立了花树湾公司。“公司成立后流转了解放村600亩土地,养殖小龙虾、生态鱼等。”郭伯军说。

和其他获得国家100万元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的村庄不同的是,解放村和花树湾公司将全部资金、资产拿来自营,既没有入股别的公司,也没有搞资产出租。

回想起当初那个场景,郭伯军还历历在目。“井研去年有8个村有这100万元,怎么使用,8个村的负责人曾在一起交流探讨。”郭伯军告诉记者,有的村最终决定连土地带资金一同入股外面的公司,有的村则决定自建养猪场做资产出租。

自营有何优势和劣势?郭伯军和解放村党支部书记陈林、三江村党支部书记潘德刚、新胜村党支部书记兼公司董事长阮华伟、公司总经理陈奕宇曾多次商讨并达成共识。在郭伯军看来,将资金、资产拿来自营,村集体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村集体自己掌握经营主动权,能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各方面的才能,有利于锻炼村团队。

郭伯军告诉记者,为了规范资金使用,镇上、村上和公司都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使得资产资金的使用公开透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目前也都十分满意。

“若说劣势,那就是风险就全在自己身上了。”郭伯军告诉记者,为此,村上选择了最为熟悉的农业,将资金和资产全部投入在了农旅融合上。“但我们自己的人才和经验也有限。”一边说,郭伯军回想起了去年的亏本项目——小龙虾。“去年看到小龙虾市场行情好,我们拿出20亩池塘,投入了4万多元搞小龙虾。”郭伯军告诉记者,可全村人以前都没养过,不知道何时投苗、怎么管理,不知何时销售,导致小龙虾越喂越少,最终亏了2万多元。

“这些都是‘交学费’。”在郭伯军看来,吸取教训后,今年村上的小龙虾预计利润将达到20万元以上。

B

资产出租 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春光正好,但三江镇不远处的纯复镇人却没有心思赏花。眼下,全镇手头上的大事,是年租金60万元的生猪育肥场项目。

在纯复镇,5个村庄抱团发展,注册成立了缤纷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田家沟村7组投入360万元自建存栏量2400头的生猪育肥场,项目投资回报率为16%,预计6年回本,第7年起获得资产净收入。

自从项目启动的那一天起,花钱就没停止过。

村集体资金如何筹措?纯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世华告诉记者,跃进村自告奋勇,拿出了国家扶持的1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可这还远远不够。“然后,5个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整合出了200万元的初始资金,但还是不够,离最低的预算360万元还差60万元。”唐世华告诉记者,最终上级部门帮忙,把另外一个村——研经镇四方村的100万元扶持资金入股过来,这才勉强够用。

场地的寻找也充满了艰辛。据唐世华回忆,井研新增了9万多亩基本农田,在农田中寻找农业设施用地前前后后就找了40多个地块。历经千辛万苦,项目最终选址在了田家沟村7组,镇上和村上的干部群众都满心期待。“等育肥场建好后,就等着养猪企业‘拎包入住’啦。”唐世华说。

为何选择租赁?唐世华告诉记者,井研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县生猪的发展趋势是规模化养殖户的增多和散户的减少,有规模化养殖的主体,就有养殖场地的需求。

“这给了我们做资产租赁的机会。”唐世华说,“目前新希望集团已经和我们达成了初步协议,新希望集团和中间公司签代养协议,由中间公司来租赁我们的育肥场,租金为60万元/年。”

养猪行情好,是否考虑过自营?唐世华坦言,规模化生猪养殖的专业性很强,需要有专门的管理团队,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撑,还需要稳定的上游企业提供饲料、兽药,才干得起走。唐世华告诉记者,最令他担心的,则是自营的风险。在唐世华看来,生猪养殖一旦规模上去了,猪瘟等风险也就随之而来,对于跃进村和缤纷公司来说,几乎没有抵抗风险的能力。

“我们认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第一要务,是让村集体资产保值。而建育肥场,不管未来收益多少,对村上而言,资产至少是在的,亏不掉。而在此基础之上采取租赁的方式就能稳定地获取收益。”唐世华告诉记者,育肥场相对扩繁场来说回报更低但投资也低,建好后对于甲方来说附近就有仔猪,能大大减少甲方的运输成本。“所以说花360万元,肯定是要确保有人来接招的。”唐世华说。

“纯复镇有1.6万多人,去年全镇农村人均集体经济收入是20元,今年要争取达到40元甚至50元。”唐世华相信,有了稳定的资产出租,未来农民集体经济收益将更加有保障。

新闻推荐

一人致富不算富要带乡邻都致富

袁定江井研县融媒体中心供图人物简介>>>袁定江,1971年3月出生于井研县,获得“感恩井研,回报家乡”风采人物、井研县...

井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井研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