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打造“绿色健康养殖”新典范

四川经济日报 2021-01-07 06:59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蒋培路

井研,河短流小,十年九旱。

如何“突破崛起、强县富民”?

“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井研县因地制宜,高屋建瓴,科学决策。

转方式、促升级、稳产能、保供给。全县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绿色示范、园区带动、促农增收”的水产发展思路,广泛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走出了一条富民增收的绿色发展之路。

2020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11.5万亩,全年水产品总量4.2万吨以上、居全省前列;水产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渔业收入2500元以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拓展养殖方式 推广绿色养殖新模式

库养、塘养、池养……传统的养鱼方式,众人皆知。

桶装圈养、陆基养殖、工厂养殖……新兴的养殖模式,鲜为人知——

生态、绿色、健康、高产、高效。

仲冬时节,天气虽然寒冷,但井研县水产养殖基地、水产养殖园区工地上却热火朝天。

日前,记者来到井研县集益镇平店村4组,在井研县丽川源家庭农场里,只见40亩的养鱼老塘正在改建,老塘中央已挖出一条偌大的深沟,村民们干劲十足,正在公路旁新建污水净化池……

“公司2020年出资200多万元,将塘池养鱼改成桶装圈养,并在陆地上也修建桶装圈养,实行陆基养殖。”井研县丽川源家庭农场经理张建中指着塘池中央的深沟告诉记者,“届时,将在塘池中央安放40个高3米、直径4米的养鱼桶,每个桶可养成鱼约3000斤,共12万斤;并在陆地上新建30个高1.2米、直径3米的集装养鱼桶,主要用来培育鱼苗。”

在井研县分全乡(现为纯复镇)水产养殖园区里,只见一块块“井”字型的鱼塘连片铺开,碧波荡漾,鱼塘上空白鹭飞翔,鱼塘池里鱼儿欢跳。无不让人想起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公司正在把大鱼塘改建成小鱼塘,并在鱼塘旁边新建生态排污沟渠。”正在园区忙碌的乐山市丰润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兵,指着正在改建的鱼塘和正在开挖的沟渠告诉记者,“公司从2010年到现在,先后投资1个多亿,集中流转土地3900亩,其中水产养殖2400亩,建成全省最大的连片水产产业示范园区。并成立乐山市鱼邦养殖专业合作社,先后进入合作社的养殖大户达500多户,范围涉及井研县纯复、周坡、集益、宝五、研城等镇。合作社逐步完善了水产养殖从鱼苗繁殖、养殖技术培训、饲料供应及成鱼销售等整个养殖环节,提高养殖户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园区采取‘大园区+小业主’\‘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经营模式,实现土地流转近500万元,农民务工每人每月3000元、全年近4万元,渔农人均收入2500元以上。”

在新建的鱼苗种场厂房里,李兵指着一条条管道和18个池子告诉记者:“2020年公司投资500多万元,新建两个厂房,实行‘恒温’‘集约’‘零排放’的工厂化养殖,每个池子可养鱼苗1万多斤,错峰发展,实现高产、高效、高品质的生态健康养殖。”

桶装圈养、陆基养殖、工厂养殖、稻鱼种养……

拓展养殖方式,井研正在加快推广绿色养殖新模式。

提升养殖技术 推进尾水治理新方法

井研,无大江大河。

水产养殖用水主要靠自然降水。同时,养殖尾水无法实现有效高效循环,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难以根本治理。

2020年,结合中央、省、市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为加快推进全县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井研县于2020年5月重新启动了在纯复镇、宝五镇、周坡镇等4个水产养殖区的尾水治理试点项目。通过建“生态沟、沉淀池、曝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设施处理水产养殖尾水,对2800亩养殖尾水进行多级处理后再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同时制定了《井研县池塘养殖尾水治理工作方案》《关于加强水产养殖尾水排放管理工作的通知》,切实加强水产养殖尾水排放管理工作。

井研县丽川源家庭农场经理张建中告诉记者:“‘桶装圈养’的养殖尾水下沉到养殖桶下面的排污管,再通过抽水设备排放到净化池,经过反复净化(物理、生物等)后再循环使用,从而达到养殖污水零排放。”

同样,工厂养殖的尾水,也是通过高位池、底排污,对养殖水进行物理过滤、生物净化、杀菌消毒、脱气增氧等一系列处理后,使养殖尾水得以循环利用,实现养殖污水“零排放”。

为提升养殖技术,推进尾水治理,在分全乡水产养殖园区里,大部分池塘都在进行大改小、每个(部分)池塘正在改建成高位池微循环底排污养殖技术模式,并在池塘边开挖多级养殖尾水生态净化处理沟渠,加之在沟渠里种植些净污的水生蔬菜花卉等植物,从而达到减少用药量和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的目的,实现水产绿色健康养殖。

强化养殖监管 探索高质高效新路径

为了开展好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井研县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养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起从养殖用水、生产管理、苗种质量、生产记录、饲料兽药、药残监测等全过程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溯源体系,探索水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新路径。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2019年以来,组织渔政人员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水产养殖参与人依法生产经营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每年开展宣传4次以上,印发《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井研县水产养殖三项记录手册、水产养殖污染综合防治手册》各种宣传资料5000余份。

加强生产销售监管。每年对规模养殖户和水产专合社开展大检查6次以上,共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000余个次,督促生产经营主体建立规范生产经营台账,特别是三项记录台账。

加大水产品抽检工作。2019-2020年开展产地抽检、风险监测、例行抽检等53个,全部合格。同时在大的养殖合作社建设自检中心,在产品销售前开展自行抽检46批次。

2020年,井研县在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稳步推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的同时,也在持续促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采用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因地制宜试验推广水产新品种……努力抓好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示范推广一批符合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发展要求的技术模式,推进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井研县作为一个丘区农业大县,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产养殖园区建设,专门配套资金近1000万元,用于园区的新村建设、道路改造和风貌塑造。园区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绿色生态养殖示范单位’等称号。”井研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程宇表示,“全县在大力推进水产业绿色健康养殖的同时,将进一步打造集养殖、垂钓、康养、休闲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宜粮则粮、宜渔则渔、稻渔结合”。

井研,是全国产粮大县,也是全省的水产大县……

新时期、新使命、新作为。

井研,定将担当起“全省水产大县”的使命,因势利导,大干快上,充分发挥水产养殖业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中的生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绿色、生态的水产品,努力打造“绿色健康养殖”新典范。

新闻推荐

“众志成城 共同抗疫”乐山市抗击疫情“社会责任感企业(企业家)”宣传展示活动公告

年初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横行,乐山市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号召,纷纷通过捐款捐物、出钱出力抗击疫情,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

井研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井研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