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们种粮人心中的明星

四川农村日报 2021-05-24 06:23 大字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最大的遗憾

5月22日,当夹江县乐天农业机械化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涛从官方消息证实袁隆平逝世的消息后,于14:09分发了个朋友圈,标题写道:“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跟您老握手合影。”

“他致力于水稻品种、品质研究,留下了杂交稻、盐碱地水稻、戈壁滩水稻等一个个杰作。”王涛沉痛地说,“他就是我们种粮人心目中的明星。”王涛心中一直就有一个梦,与袁老握个手、合个影。

今年栽秧前,他经过朋友牵线搭桥,拟在栽秧后到湖南隆平高科登门拜访袁老,本来都已经有了眉目,就等关了秧门赴湖南圆梦。王涛万万没想到,当天袁老逝世的消息来得太突然,令他抱憾终生。

珍贵的合影

与王涛相比,遂宁市农业农村局高级经济师杨茂君则是幸运的。5月22日11:45分,杨茂君在朋友圈晒出一张他与袁老的珍贵合影,并写下了言真意切的留言:“国之瑰宝,功在千秋,吾辈不忘,袁老安好!”

据杨茂君回忆,七八年前他去湖南长沙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参观了袁老的水稻基地,并与袁老展开了交流,“袁老与我们交谈说,他还在继续努力钻研,争取尽早让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达到2000斤以上,实现在盐碱的海水里种植水稻的梦想之外,还要让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让老百姓坐在稻穗下乘凉。”正是那次研讨会期间,杨茂君得以有机会与袁老留下弥足珍贵的合影。

难忘的见面

“我去年10月到海南袁老家中看他的时候,他的身体和精神都还不错,根本看不出已是90岁的老人。”5月22日,荣县正紫镇农业服务中心正高级农艺师吴剑不无惋惜地说。吴剑与袁老第一次见面,是在10多年前吴剑还是荣县正紫镇一名普通农技员的时候,袁老到成都参加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成立仪式,受邀参加仪式的吴剑深感:“简直是遥不可及,这么高层次的专家能见到太不容易了。”

第二次,是2019年3月,经朋友牵线,吴剑专程赴海南三亚袁老家中,与袁老签订协议,并由袁老亲自授牌,在吴剑创办的企业设立“大农和·袁隆平院士工作站”。

第三次,是在去年10月。吴剑说:“我们当时向袁老汇报了一年的工作,交流了对新品种、新技术和未来粮食发展趋势的看法。他嘱咐我们,要坚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开发出全国人民都能吃得上的优质糙米。”

流利的英语

“今年4月,我在三亚就听说袁老身体不好,从基地返回长沙了。”5月22日晚,内江市农科院水稻所所长陈勇怀着沉痛的心情说,“新华社登出袁老逝世的消息以后,我还是不敢相信,专门打电话向湖南一个育种专家求证,才知道这是真的。”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陈勇在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现场会、国家水稻科技支撑计划团队活动时常会碰见袁老,在国家三亚、陵水南繁论坛听过他的发言,还赴湖南参加过袁老80周年学术交流会。

陈勇对袁老的英语水平称赞有加,他记得,每逢有国外专家参加的学术会议,袁老总能滔滔不绝地用英语演讲个几十分钟,而且,他能与时俱进地掌握不少专业英语单词。“他能用流畅的英语作报告,令我们晚辈很是惊讶。”

“袁老的逝世,令我们心痛。”陈勇表示,“作为育种学界的晚辈晚晚辈,我们继承袁老的遗志,选育更好的品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是对袁老最大的告慰。”

新闻推荐

以学促干解难题为民解忧办实事

本报讯(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旭)“河道环境差,一到下大雨就容易引发洪灾。”“村里有两个断头路,出行很不方便。”“到园区劳...

夹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夹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