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岁月 扬风帆再谱芳华 “眉车人”讲述那段红色记忆

眉山日报 2021-04-22 06:48 大字

景全德才卫民马凤英眉山车辆厂开展职工劳动竞赛。(资料图片)如今中车眉山公司的机械车间智能组装生产线。航拍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人物名片

景全德,96岁,1985年退休,中共党员。原眉山车辆厂筹建处临时领导班子成员,革委会副主任,历任厂长办公室主任、“七二一”工人大学校长、工厂副厂长。

才为民,60岁,2020年退休,中共党员。原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备料车间技管干部。

马凤英,47岁,现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规划运营部技管干部。

“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贾樟柯在反映四川三线建设的电影《二十四城记》中,引用了诗人万夏的这句诗句。

历史不会忘记,五十多年前那个初冬,首批机车青年从齐齐哈尔远道而来,在眉山思蒙山上筚路蓝缕;历史也不会忘记,半个多世纪,一代代的“眉车人”在车辆厂奉献青春、无悔付出。

正是他们,托举着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也是他们,播撒下城市发展的种子,见证了城市的成长与腾飞。

近日,记者走访了眉山车辆厂的3位三线建设的亲历者、见证者,通过他们的时代故事,共品那段峥嵘岁月。

□杨学东 眉山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幸

实习生 马易非 文/图

A

筚路蓝缕

思蒙山山坳里建起眉山车辆厂

“回顾车辆厂筹建和发展的历程,是一部自力更生、学习‘大庆铁人’王进喜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历史。”回忆起参与筹建眉山车辆厂的经过,景全德用一个字形容:难!

景全德回忆,1966年11月,他和筹建组30多名同志,从齐齐哈尔来到眉山思蒙开展车辆厂筹建工作。下车一看,思蒙火车站周围一片荒凉,没有住的地方,筹建人员只有到火车站仓库借宿。后来,到了一批木板,工人们便在火车站附近搭起了4幢木板房,总算有了临时住所。

“那时为了解决生活用水问题,我们在火车站前区下坡处打了一口20多米深的井,但一宿只能出一缸水,根本没法满足筹建人员生活用水需要。大伙只能从稻田里取黄泥汤水,用漂白粉漂白再沉淀后使用。”景全德说。就这样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筹建处找来打井队,打出一口日产800吨的水井,才终于解决了职工家属生活用水问题。

那时的住宿条件也很差,许多职工和家属都住在席棚或是简易板房里,晚上只能用蜡烛照明。后来,为改善员工住宿条件,工厂在桐子坪建起一个马蹄形砖厂,为修住宿楼准备建材。砖厂建设初期,没有搅拌机,共产党员王焕文纵身跳入搅拌池,用自己的脚踩泥、和泥。

1970年建设的主厂区“大方块”,山地地面不平整,主厂区有的地面高低差近30米。在没有大型机械、没有机具帮助的情况下,当时夹江、眉山两个县武装部门组织了5000多人,与职工、职工家属一道展开了“四通一平”大会战。

“民兵自带干粮、簸箕、扁担,没有推土机、挖土机,就靠镐刨铁锹、肩挑人扛。”景全德说,“到1970年10月,大家硬是完成了55万立方米土方的场地平整工作,相当于填平了一座山。”

在车辆厂筹建期间,景全德负责新员工及家属的安置和接待,看到成百上千的员工为响应毛主席“支援三线建设”伟大号召,拖家带口从大城市来到偏僻的思蒙火车站,他和接待组的同志们都深受感动。他们内部立下一条规定:一定要照顾好职工家属的生活、安顿好他们的妻儿,让他们安心工作。

1971年,景全德把家人从齐齐哈尔厂接到眉山,之后在眉安家。再次回忆自己三线建设的经历,他十分自豪: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建成这样一个大型铁路货车制造基地,这都是全厂职工及家属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共同拼搏的成果。

B

薪尽火传

“车二代”将拼搏进行到底

才为民跟随父辈来到眉山车辆厂,成为第二代“眉车人”。1978年,18岁的他入厂做了一名电焊工,直至去年才退休。“泰国‘180’\‘312’项目的昼夜奋战,敞转棚的试制投产,粮食漏斗车、不同级别罐车试制的艰辛……我经历过眉山车辆厂的阵痛,见证了眉山车辆厂的辉煌。”才为民说。

“我清楚记得,报到的那天是个阴天,但我的心情却格外晴朗,因为我正式成为一名工人,感到非常自豪。”才为民说,自己被分配到货车车间侧墙班,成了一名电焊工。

“我们这个班组的新工人有7、8个,每个新工人都由一名师傅带。师傅们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照顾有加,传授技术上更是不厌其烦。”才为民说。那时,每个人的学习劲头非常足,大家一有空就到剪机班废料箱里抱回来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料边,反复练习焊接运条手法,掌握焊接电流调节规律。

“强烈的电焊弧光打得眼睛又红又肿,泪流不止,滚烫的电焊钳握久了会把手掌磨起水泡,但大家都没有叫苦,仍然十分认真地在学。我也必须迎难而上,不能被别人超过。”才为民说,车间里电焊学徒工多的班组,总会有许多堆成小山似的练功留下的废铁板。

80年代初,作为年轻技术骨干,才为民参加了60T漏斗车的试制,成为当时为数不多了解漏斗车结构的一员。

那时,眉山车辆厂零部件加工能力、工艺技术能力都还薄弱,一些压型件需要外厂协助加工。才为民等人的试制工作就在货车车间的一块空地上展开:两个铁码、几十个卡兰顶针,外加几把大锤和撬棍。工具很粗糙,组对好的整车工件之间缝隙7、8毫米是常事。“作为电焊工,我们用横焊、立焊、斜坡、仰脸焊等方式在复杂位置施焊。8、9月份正值暑热,每天工作服都湿透,满脸灰尘汗水,一抹就是个花脸。但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大家奋力拼搏,就是要证明我们眉山公司的勇气和能力。”才为民说。

而干劲和拼搏,正是才为民从父辈和工作中学到的。他说:“当年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我的父辈们用青春和热血,在荒山野岭中书写了战天斗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历史,成就了今天的十里车城。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这种‘眉车’精神,将困难和险阻踩在脚下。”

C

生活拾碎

一个厂区承载一份“乡愁”

“在车辆厂生活了近三十年,厂区一排排红砖住房,马路两边茂盛的梧桐树,骑着自行车穿梭的人们,这些成了我最难忘的回忆。”马凤英说。在车辆厂,自己一家也在时间的洪流中,经历着改变。

交通工具的改变——

1982年,马凤英随父母来到眉山车辆厂,80年代初期,家家户户都以自行车,尤其是加重型的二八车为主。小时候,马凤英常坐在父亲二八车的大梁上。稍长大点,她也跟着姐姐一起学骑车。“那时腿短跨不上大梁,就撇起脚钻到大梁下划起走。”马凤英回忆着。

“1993年,我从技校毕业等着进厂实习。父亲为祝贺我毕业工作,让姐姐姐夫陪我一起去成都,挑选了一辆当时十分流行的山地自行车,花了当时相当于父亲快2个月的工资。”马凤英说。结婚之后,她置办了第一台五羊125,随之又有了第二辆木兰小踏板。上下班途中,穿行在车辆厂浩浩荡荡的摩托车大军中;春暖花开时,载着一家三口外出郊游,这些都成为马凤英年轻时最惬意美好的事情。

“后来,我们也在眉山城里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再后来,还拥有了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的四轮小轿车,风吹日晒的‘两轮’成为历史。”马凤英说。

居住条件的升级——

马凤英记得,80年代初期,全家人搬迁到思蒙山头时,住的是厂区老二十四号楼,红砖黑瓦,一梯多户。

那时的住房,“厅、卫”之说闻所未闻,“大三室、二室半、一室半”是当时住宅结构的标配,常常一个房间里摆上两张双人床,饭桌紧贴在床边,箱箱柜柜把房间挤得满满当当,卫生间常常修在老房子的楼梯处,几家共用。“后来,工厂陆续修建起了一栋栋标准的住宿楼,搬进了厨卫齐全的二室一厅、三室一厅后,我们才对‘家’有了新的理解。现在,员工配套的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了。”马凤英说。

文化生活的改变——

马凤英说,自己在成长时期很少离开厂区。“从幼儿园、中小学、医院,到职工培训中心、文化宫、食堂、单身宿舍等等,厂区什么都有,生活所需基本都能得到妥善解决。”马凤英说,自己在童年最期待的,就是过年过节父亲从车间带回分发的众多零食:夏天纯白糖的冰棍、峨眉雪汽水,果脯月饼,过年发的带鱼、大苹果、糖果等等。

“那时厂里的文化活动也搞得很丰富,有各项体育比赛、电影放映,尤其是过年期间,灯展的舞龙、舞狮、踩高跷……小伙伴三五成群出来看,很热闹。”如今,偶尔和老母亲聊起眉山车辆厂的变迁,两代“眉车人”感慨万千。“五十多年了,眉山车辆厂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涌动向前,虽然有过阵痛,有过荆棘,但都走了过来,相信也会越来越好。”马凤英说道。

新闻推荐

关于G0512成乐高速公路K122+300棉竹互通至K71+000眉山互通交通管制的通告

关于G0512成乐高速公路K122+300棉竹互通至K71+000眉山互通交通管制的通告因G0512成乐高速公路扩容施工建设,为进一步...

夹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夹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