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显俊 大山里的“耕耘者”

乐山日报 2020-10-13 07:52 大字

王显俊在辅导学生

从小学校园跨进中学校园,从数学教师改行为物理教师,对于60后乡村教师王显俊来说,每次转变都是成长路上的一次飞跃。

王显俊,沐川县底堡学校中学高级教师,默默扎根乡村40年,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从教以来,王显俊先后20多次获评县、乡和学校优秀教师,沉甸甸的证书记录了王显俊40年“风雨兼程”的园丁岁月,也承载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崔前东文/图

清贫中的坚守

1980年,王显俊以民办教师的身份进入沐川县干剑小学担任小学数学老师,同时兼任初中地理教学。那时经济条件有限,除了主抓教学工作以外,还要带领学生搞好生产劳动。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后活动,他带领孩子们勤工俭学,在校园空地上开辟“小农场”,到山上捡拾柴禾,将种出的蔬菜和捡来的木柴卖给伙食团充当班费,用换来的钱为学生添置羽毛球、篮球、课外书籍等。

据王显俊介绍,原来的住宿条件很简陋,一间教室分隔成四间教师寝室,每个月自带28斤大米到伙食团,荤菜按顿数每月结算,伙食团长由任课教师轮流当,每天上课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实行早班晚班。虽然教学资源匮乏,但师生之间,校长与老师之间相处融洽,经常组织羽毛球、篮球等赛事活动,日子过得相当充实。

打造乐学课堂

中师毕业后,王显俊调入当时的干剑初中教物理。小学老师教初中,课余成了他“加油”“充电”的时间。王显俊参加自学考试获得物理教育大专文凭,也取得了初中教师资格证。

王显俊不止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领会新课程标准精髓,还善于钻研时代教育发展规律。在王显俊看来,梦想与兴趣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物理老师,从教数十年的王显俊一直认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兴趣,拓展思维,往往能让学生打开眼界,受益终身。

20世纪80年代,由于执教的学校地处山区,教学资源匮乏,物理教学器材往往不够用,于是王显俊就借用矿泉水瓶、水杯、洗脸盆等生活用具以及弹弓、皮筋等常见的玩具,挖掘其中隐藏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

为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王显俊在课堂上高举个性化旗帜,带着学生自制实验道具,从发电机到电动机,从望远镜到照相机模型,开展物理探究性实验课,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明白物理原理,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他带着学生到附近的水电站参观学习,走进机房里给学生讲解水力发电原理。他带着学生将气压计背到山上,了解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有趣的课堂氛围和神奇的自然规律引人入胜,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2011年,王显俊在乐山市教具制作比赛中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被推荐参加省上评比并获得三等奖。同年,在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中获四川省指导教师三等奖,2名学生获得二等奖。

倔强的“老黄牛”

去年一天,王显俊牙龈脓肿,需住院输液治疗。此时正值毕业班关键时期,为了不影响复习迎考,王显俊就上午输液,下午返回学校继续上课,给学生列好重点内容、安排复习任务,就这样“扛”了几天。“毕业班本来时间就不够,一节课也不能耽搁,我能坚持下来,不能因我教这科拖了后腿。”王显俊表示。

2010年一天晚上,晚自习下课回家的路上,王显俊骑着电瓶车往家赶,路上突然蹿出一条狗,躲闪不及,王显俊被狗咬了一口,为了不耽误课程,第二天忍着剧痛,王显俊找来棍子当拐杖,一瘸一拐走上讲台继续上课。

王显俊一直教三个班的物理,此外,他还要负责电教设备及实验器材的管理,“光杆司令”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但他从没有因此抱怨过。从教四十年来,无数次去县城教书的好机会摆在眼前,都被王显俊婉言谢绝。他说:“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深知教育对农村孩子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艰难困境中冲锋在前的重大意义。”

“和王老师在一起很快乐,在他的课堂上,我们会觉得自己很能干;在生活中,我们又发现王老师讲的知识真的无处不在。”学生这样评价王显俊的魅力教学。以至于后来他教的学生在读大学选专业时,曾骄傲地告诉他,因为习得了不少物理知识,所以特意选择了与物理相关的专业。

离开这块土地可能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但留在这里,却承载着无数农村家庭的希望。王显俊用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践行着他不变的初心。

新闻推荐

石板上的悠悠岁月 千年箭板古镇探奇

过去陆路交通不发达,水路的便利性便显现出来,于是临江沿河修建的码头逐渐演变成一时一地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乐山市正...

沐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沐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