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神舟的“眼睛” 中国电科22所圆满完成发射保障任务,再次展现青岛科研力量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丽平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中心成功发射,这其中凝聚了无数航天人的拼搏与梦想,这其中就有来自青岛的科研力量,他们就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下称“中国电科22所”)。
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中国电科22所921团队成立,30年来,921团队始终与中国航天事业血脉相连,始终坚守“为航天器着陆回收提供科技支撑”这一初心和使命,并圆满完成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发射保障任务,6月17日,再一次完成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发射保障任务。
这是一个英雄的团队,也是岛城航天科技力量的最好写照。
见证>>>
凌晨4点严阵以待
发射,点火,起飞……
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看着神舟十二号飞船顺利发射,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后,中国电科22所高级工程师、22所载人航天工程任务团队负责人宋磊第一时间和记者分享了他的心情,虽然已经参与了多次神舟飞船发射保障任务,但他的心情依然激动不已。
宋磊告诉记者,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过程中,他们团队一直守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基地回收待命区,该区域位于离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区2公里左右的位置。发射当天天公作美,晴空万里,发射条件非常好,在大漠戈壁上,可见度很高。
宋磊介绍,6月17日凌晨4点,他们的队伍就集合完毕,进行着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三辆车载定向仪守候在旁边。整个过程他们精神高度集中,严阵以待。
当9点22分这一历史性时刻到来时,每个人都心潮澎湃,随时听取指挥调度指令。
宋磊介绍,此次飞船发射中,中国电科22所承担的任务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发射阶段,飞船在上升段至准确入轨期间,一旦发生应急返回,布设于海上、陆上应急着陆区的搜索定向设备和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发现返回舱营救航天员。宋磊说,在此阶段他们希望自己的装备“备而不用,但必须常备不懈”,“因为这是确保航天员安全健康返回的最强保障”。
第二个阶段是三个月后,航天员完成所有在轨任务,正常返回时,在东风主着陆场,中国电科22所研制的搜索定向装备就要唱主角,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千里眼”,能够在全天候、全天时条件下,快速捕获着陆返回舱,引导空中、地面力量迅速抵达着陆点进行处置。
与此同时,还要随时应对航天员在轨运行时的随时返回。
准备>>>
提前一个月入驻发射中心
任务的号角早已吹响。为做好应急保障工作,宋磊和团队提前一个月入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前期保障工作。
宋磊介绍,此次任务他们共参试装备达51台套,其中新研装备涉及5个型号共33台套,分布在各个保障区内,保障区域涉及主着陆场、副着陆场及应急着陆场。
“今年是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元年,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承担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最重的一年。参试装备数量、新研装备数量、保障点位数量均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宋磊说,他们深感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我们的搜索器就相当于着陆场搜救的‘眼睛’。”宋磊说,着陆器与搜索器之间有信号连接,当着陆器着陆时,搜索器会根据其发出的信号进行定位,搜救人员根据信号的强弱、方位能快速进行定位定向,地面或空中人员根据定位信息第一时间到达落点。
为了能更好地发挥“眼睛”的作用,宋磊告诉记者,团队人员会对每一台参试设备进行巡视检查,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仔细检查测试设备各项指标,保证设备能够在任务期间正常工作。
在主着陆场,根据任务安排,他们多次参加直升机天地对接演练、地面车辆搜索演练和手持式设备搜寻演练工作。
从6月16日18时开始,中国电科22所信息中心和全国各电波观测站进入24小时值班状态,为神舟十二发射提供电离层环境信息态势分析和保障服务。宋磊说,尤其是在天地信标对接试验中,新研制的24套新型机载定向仪一战成名,定向作用距离等关键指标碾压国外同类产品。
宋磊介绍,新研制的24套新型机载定向仪天线和接收处理板一体化设计,尺寸小,能够同时接收返回舱发出的两种不同调制的信号,定向作用距离大大增加。
为确保任务顺利完成,中国电科22所应急保障演练工作早已提前完成,并拥有一套严格完备的应急方案预案,为航天员顺利着陆提供坚强保障。
传承>>>
航天精神和使命烙在心里
宋磊所在的团队,在中国电科22所是一个有着辉煌成就和光荣历史的特殊团队。
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这个团队便成立了,自成立起该团队便以工程代号“921”命名。
30年来,921团队始终坚守“为航天器着陆回收提供科技支撑”这一初心和使命,几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我国航天器着陆回收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台“车载定向仪”、第一台“船载定向仪”、第一台“机载定向仪”,并圆满完成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发射保障任务。
伴随着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断付出,中国电科22所在“为航天器着陆回收提供科技支撑”这一领域不断进行着技术突破,先后研制出“天地通”短波通信系统,船载短波/超短波定向仪、机载定向仪、机载指挥平台和模拟双频信标机等返回搜救设备,形成了海陆空三位一体搜救手段,被誉为搜救飞船的“眼睛”,为载人航天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30年来,伴随着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战略征程,921团队也践行载人航天精神,在逐梦的征程上也留下了一个个光辉的身影,其中有耄耋之年仍然矢志不渝的老科学家,有荣誉等身依旧坚守一线的领军人物,也有锐意进取不断成长的青年专家,更有矢志航天的年轻一代。
回顾921团队的发展历程,宋磊说,烙印在每个人身上最鲜明的色彩是传承,是航天精神的传承,也是航天使命的传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宋磊告诉记者,在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路上,他还给团队第一代负责人去了电话,老人家已经80多岁,但仍然心系祖国航天事业,知道宋磊又要带领团队执行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老人家有颇多关心和嘱托。
从老一代航天人手中接过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宋磊和团队深感责任重大,“所以,我们要把这项事业继续发扬光大,将载人航天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为我们的航天梦作出自己的贡献。”宋磊说。
目前,921团队共20人,年龄最小的23岁大学,刚毕业,年龄最大的47岁,团队比较年轻化,目前已经建立起一张近、中、远程搭配,海、陆、空协同的立体化搜索定向网络,确保航天员安全健康返回,走出了一条具有我国自主特色的航天器着陆回收技术创新发展之路。
新闻推荐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航天员在太空也需锻炼 吃饭5天不重样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受访者供图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在核心舱模拟器内训练(4月22日摄)。新...
酒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酒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