鳅好养,稻好卖 稻鳅共作鼓了农民腰包
“在稻田里养泥鳅、甲鱼,采用无公害生态养殖,‘不施肥、零用药’,既确保了产品品质,又能获得丰厚的收益。这种方式真是一举多得,真正实现了一田双收,一水两用。”站在田边的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荣国村党总支书记贾涛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位于梁山镇荣国村的花英生态种养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稻田种植和水产养殖,曾被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示范家庭农场,被市、区渔业技术指导单位确定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眼下正是一茬收割后的休整期,几位农民正挥动着锄具翻耕土地,忙着在稻田沟里清理淤泥、拓宽沟道,为下一茬种养进水和排水做足准备。
这几年农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支撑等措施落实,以“村级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采用托管代养的方式,一边搞稻田种养,一边繁育苗种,经济效益突显,产业发展得很迅速。目前荣国村流转1100亩稻田,其中900亩是稻渔综合种养,还有200亩种植莲藕。通过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对450户脱贫户进行分红,每户每年1100元,累计分红资金54万元,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3万元。
“稻田综合种养既能保住国家的米袋子,又能鼓起农民的钱袋子。”贾涛高兴地说,“荣国村一直有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的传统,很多农户都有承包鱼塘、养殖渔业、经营水产的经验,稻田里面能养的水产品种很多,现在只养泥鳅和甲鱼,是因为这两项养殖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由于离中心城区近、水产养殖的技术成熟,荣国村稻田种养的水产品,凭借绿色生态、品质过硬的特点,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这片乡村生态养殖观光园,以地作布,用稻作画,泥鳅、甲鱼游弋其间,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稻鱼双赢,把原来普通的水田改造成了“鱼米之乡”,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让荣国村农民腰包越来越鼓,大家种田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从传统农耕种植到现代农业转型的发展路上,荣国村干群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大力实施“稻+”产业,渔业经济价值、生态稻米出产率、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目标,真正做到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
(何祥斌)
新闻推荐
“喜迎十四运做文明有礼汉中人” 汉中市开展十大行动集中示范活动
本报讯(记者刘俊强)4月25日下午,汉中市举行“喜迎十四运做文明有礼汉中人”十大行动集中示范活动,动员全市人民共同参与,...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