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守望和谐美丽家园 ■马忠
《最后的熊猫村庄》作者:白忠德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陕西佛坪籍作家白忠德新著《最后的熊猫村庄》,是一部生态科普散文集。这本书双线展示了“秦岭四宝”之首的大熊猫的故事与秦岭人保护大熊猫的故事,并将二者水乳交融,富有韵味地向读者寓示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和谐统一是终极目标,也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终极方式。
作为生态科普散文写作,自然绕不开作品主角——大熊猫的历史溯源、发现过程、称谓分类、物种地位、生态习性、性格命运等科学知识。但如何叙说才能以浅显明白而又深入人心的方式达到最大的影响力,无疑是对写作者的一种考验。白忠德选择采用文学的、诗意的语言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诗意的语言可以创造气韵生动的形象,帮助人们更清晰地体认对象,其本身也溢美流芳,余味无穷。于是,在作者笔下,有了大段大段描写秦岭风情的文字:“当我踏上华阳这片土地,美丽的春姑娘已抢先到达半个月,她走得有些累,得歇息一阵,梳妆打扮一番,然后去拜访那些新朋老友。”在以童话手法展现大熊猫生存的美丽家园,写出秦岭自然风景的原生状态的同时,又凸显了创作者的“亲历性”和“现场感”。这些质朴、清新的文字,因所描述的事物有新鲜感,故很吸引人,读着这些文字,我们仿佛也身临其境。
事实上,《最后的熊猫村庄》对大熊猫知识的介绍和描写极其丰富,如一本大熊猫知识小百科,又因其灌注了充沛的情感和深沉的生命意识,读起来既轻松诙谐又让人印象深刻。在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到作家丰富的知识储备,他常常引用人文学、医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概念,结合敏锐的个人感受,打磨成精准的比喻。如:“大熊猫妈妈,难道不是天底下最辛苦的妈妈吗?”(《模范母亲》)“大熊猫,才是个货真价实的‘吃货’‘大胃王’。”(《“大胃王”》)“可懒惰者自有懒惰者的福气和法则,与那些‘士可杀不可辱’的动物不同,它背叛了祖辈的食肉准则,选择了吃竹子,成为肉食类动物中唯一吃素的‘和尚’。”(《痛苦的抉择》)诸如此类,是理性和感性较好的结合。在这里,大熊猫已不再是叙事的单纯主角,有作者写作的契机,现时的认知、历史的回顾、人物的思想情感、事件的评判、环保话题等等与大熊猫有关的话题都杂糅其中,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美感,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另外,在《最后的熊猫村庄》中各类文体的交叉运用,一改作者既往的叙述方式,也使读者对该书有了立体的感知。不难看出,小说、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甚至诗歌都融入其间,且文字沉稳,描写细腻生动,思辨性很强,而且根据作者介绍,“写大熊猫,做生态散文,不可能不踏进秦岭观察体悟,否则就成了‘百科文’,生硬干瘪,失了灵魂。”“文学要有空灵和张力,离不开虚构。”(《后记》)因此,书中不少篇章都是作者在“吞咽”现实信息的基础上,“添加思想的催化剂”消化,然后再借想象的翅膀,进行精神的飞翔。可以说这种多文体并用的便利,特别是遇到某些很难说清楚或者很难说得生动活泼的观念和理论的时候,动用文学手段比直接跳到前台去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这是一部充满环保意识和家园深情的作品,洋溢着浓厚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理想。上篇“大熊猫那些事儿”,立体、多侧面地将大熊猫的“人间生活”,一举一动,神情姿态、生活起居和悠闲娱乐……一一展现给读者,让大家一饱眼福,一睹为快。仿佛电影的镜头在跟、摇、推、拉的拍摄中,塑出笑容可掬的“熊猫天使”形象。村庄是人居住的地方,熊猫村庄便是人与熊猫混居的地方。作品的成功之处还在于,饱含深情,浓墨重彩、泼墨如云地描绘和烘托、渲染人与大熊猫的交往、感情和友谊。下篇“人猫情缘”讲述了为给动物让出生存空间,三官庙的居民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离开祖祖辈辈生长的家园,走向一个陌生的地方。三官庙从原先四十五人,到现在十一二人,居民越来越少,而熊猫越来越多,成为“最后的熊猫村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崔福红通讯员唐培娥)“以前没有手艺,去城里打工,不是在餐馆洗碗就是干苦力活。这16天的培训让我掌握了一门技术,受...
佛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佛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