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优化+改革”为乡村振兴蓄势积能 剑阁县高质量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
□韩会芳本报记者朱斗峰编辑李晓燕
“我们是1月从原碗泉乡大林村搬到新场镇的,老家的土地承包出去了,我在镇上务工,办事购物也方便,感到很幸福。”日前,家住剑阁县开封镇文庙社区的李女士谈到生活的改变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的不断提升,得益于剑阁县不遗余力做好两项改革,切实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在“前半篇”文章中,剑阁县57个乡镇调减为29个,减幅49.1%;行政村由524个减至311个,减幅40.6%。全县行政村平均幅员面积由5.58平方公里提升至8.96平方公里,平均增幅60.6%;平均人口由1018人提升至1696人,增幅66.6%,镇村数量多、规模小、密度大、实力弱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如今,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已拉开序幕,剑阁县以“加大改革力度、拓展改革深度、提升改革温度”为导向,在体系建设上狠下功夫、在资源整合上力求突破、在优化治理上争创亮点、在培育产能上凸显实效,多措并举推动“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
破壁融合发展找准“突破口”
为进一步催生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化学反应”,剑门关镇以园区产业大党委建设为切入口,打破村与村之间壁垒,形成了以双鱼村与剑华村为中心,覆盖青树村、剑山村、元安村等7个村的1500亩烤烟产业园。以村级建制调整为契机,将新龙和八里店2个村梨产业进行整合,通过延伸互补、融合壮大,形成1000亩规模化梨产业园,烤烟和果蔬产业顺利走上发展快车道。
“青树村在产业大党委的带领下,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规模性发展了千亩烤烟等特色产业,利用产业大党委的平台助产助销,在去年基础上人均增收近2000元。”青树村党支部书记刘碧松说。
剑门关镇“七村合一”只是剑阁县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两项改革后,剑阁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大胆探索,将各村的技术、营销、劳务等人才全部纳入产业党委,下设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劳务协调、产品营销、矛盾调解等支部和党小组,充分发挥产业大党委组织引领作用,全面助力产业联动、连片发展。
优化队伍建设打好“组合拳”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来,剑阁县实施新时代乡村头雁领航行动、村党组织带头人学历提升计划,目前全县364个村社全覆盖实现“一肩挑”,成功回引优秀农民工村干部339人,这些优秀人才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
为落实乡镇干部后勤保障,进一步激发干部安心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4月6日至8日,剑阁县委组织部牵头成立5个专项工作组,深入各乡镇走访摸排乡镇办公用房、干部周转房、“五小”工程建设及村级阵地情况。此次走访共核清缺口面积9万余平方米,下一步拟采取维修改造、购置新建等方式有效解决。
“加强乡镇办公用房、干部周转房建设,是纵深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稳定基层干部队伍、完善和规范乡镇党委工作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县委组织部将以此为抓手,强化统筹抓推进、强化保障抓落实、强化规划抓实效、强化督查抓突破,以工作成效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走深走实。”剑阁县委组织部部长孙健说。
强化改革赋能吹响“冲锋号”
“要把‘后半篇’文章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招、深化基层治理的主抓手,进一步抓细抓实。要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大胆探索、扎实工作,把改革创新贯穿到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全过程……”4月19日,副省长尧斯丹到剑阁调研,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给剑阁县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指明了方向。
剑阁县强化顶层设计,成立由县委书记和县长“双挂帅”的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领导小组,同步设立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4个协同小组和24个专项实施小组,搭建起上下贯通、推进有力的“1+4+24+1”组织领导体系。
为高标准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连日来,24个专项改革的分管县领导深入29个乡镇全覆盖开展调研。18个县级牵头部门围绕24个专题开展调研,进一步摸清县情、镇情和村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印发“1+24+1”方案,分年度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形成做好“后半篇”文章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同时,县委成立3个机动巡察工作组,围绕改革“四大任务”和24个专项,瞄准党委领导部署、职能责任落实、干部作风建设、财务资产管理4个重点,紧盯43项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开展为期12天的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机动巡察,切实发挥巡察工作力量,为“后半篇”文章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杜亚男)近日,剑阁县检察院召开听证会,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作为听证员,对一起涉窨井盖安全行政公益诉...
剑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剑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